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特區行政長官一職,翌日首次於特首辦公室會見傳媒。余偉建於現場執行拍攝任務,取材圍繞記者區的紅膠帶,以較長鏡頭於紅膠帶前對焦,捕捉林鄭月娥站立時的表情。攝影效果呈現林鄭月娥恍如隠身於於紅海中,臉上躊躇滿志,精神抖擻。余偉建表示,當時嘗試用創新方法演繹一國大於兩制的政治狀態,選擇以顏色表達,「中國國旗也是紅色,革命也是紅色;事實上,當日特首亦穿上紅色的衣服。」他說,目前審議《逃犯條例》修訂正值如火如荼,重溫這照片,別有一番滋味。 (AP Photo/Vincent Yu)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領的本屆特區政府,今年力推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議會內外巨大爭議,6月9日「反送中大遊行」,上街人數破紀錄達一百零三萬,要求撤回條例修訂。
此提案源於潘曉穎命案,特區政府指現有制度未能將涉案港人陳同佳引渡回台灣受審,提出修訂《條例》以解決不能向台灣、澳門和中國大陸移交疑犯和進行法律協助的「法律漏洞」。由於修訂使以往中港間沒有引渡的制度打破,不少人擔憂此舉損害香港人權自由和法治保障。
過去數月,修訂《逃犯條例》事件不斷發酵。立法會於今年4月3日進行草案一讀、二讀,並於一星期內成立修訂逃犯條例的法案委員會,加快審議進度。按議事規則,法案委員會主持為泛民主派議員涂謹申,但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其後在沒有諮詢的情況下,決定替換主持為建制派議員石禮謙。5月11日,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分別召開「《逃犯條例》修訂法案委員會」會議,被稱為「鬧雙胞」,當日引發議會衝突,多名議員受傷。
5月20日,政府要求立法會繞過法案委員會,在6月12日直上大會審議條例。 6月9日「反送中大遊行」 結束,政府發聲明,堅持條例如期恢復二讀;6月10日凌晨,警方出動速龍小隊以武力驅趕於政府總部外留守的市民;全港不同界別團體和小店發起6月12日罷工、罷市一天。
美聯社攝影記者余偉建(Vincent),連月來就修訂《逃犯條例》事件進行拍攝記錄。深受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影響的他,這次在議會內外尋找的每個「決定性瞬間」,呈現了香港當前的政治狀態。余偉建應《明周》邀請,授權分享他揀選的一組攝影作品,他表示,「就讓圖片來說故事」。
2019年5月11日,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分別召開「《逃犯條例》修訂法案委員會」會議,兩派分別定於同地點相差半小時開會,被稱為「鬧雙胞」。早上8時半,泛民主派涂謹申議員於會議室1召開會議的現場情況。 (AP Photo/Vincent Yu)
石禮謙議員在數名建制派議員護駕下走進會議室,成為傳媒焦點,余偉建從記者席趕往簇擁人群的外圍,突然看見的胡志偉議員在遠處突然激動上前,於趕緊按下快門捕捉這歷史性的時刻。「我只是好彩,遲了到達,沒機會走到人多的位置。」他說,《逃犯條例》修訂的事態發展異常緊湊,其中議會上出現戲劇性場面,從事新聞攝影多年的他亦未曾見過,「我雙手捧着相機,亦感覺跟保安人員有一點肢體碰撞。」 (AP Photo/Vincent Yu)
2019年5月11日,早上9時,建制派石禮謙議員召開會議,期間兩派議員發生衝突,部分議員則在會議室1等候。「他們好像很無奈,不能夠一展所長,於是我將這種狀態記錄下來。」他說,新聞鏡頭多聚焦激烈場面,他卻同時對捕捉靜止場面感興趣。 (AP Photo/Vincent Yu)
2019年6月6日,法律界舉行黑衣遊行抗議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余偉建表示,要拍一張隊伍整齊又要眼神統一的遊行照片並不容易,事前要確定遊行路線,考慮在哪個位置從高處拍攝,過程中還要背着五級的梯子跑來跑去,滿頭大汗亦沒有時間去抹。「但是看到三千多位法律界人士打破紀錄的遊行確是十分壯觀。」 (AP Photo/Vincent Yu)
6月9日,「反送中大遊行」,一百零三萬市民上街要求政府撤回修訂。由於要從高角度拍攝遊行大場面,當日余偉建於早上8時半作準備,他跑到一些高樓大廈,邀請住客提供天台位置讓他拍攝;亦趕往不同天橋位置記錄萬人空巷的遊行情況。他表示,鏡頭所見,這次是繼89年六四遊行和03年七一遊行後,遊行人數最多最密集的一次。 (AP Photo/Vincent Yu)
余偉建,美聯社攝影記者,香港出生長大,自1985年以來採訪過亞太地區眾多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04 年《National Headliner Awards──特寫組第二名》、2010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單一人物組第三名》、2013年《Picture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年度攝影師優異獎》,以及多個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年度獎項。多幅作品獲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