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晚上八時左右,旺角街頭。幾個市民拿着一疊又一疊的餐券,穿梭於年輕抗爭者之間,逐一關切地問道:「你們吃得飽不飽,要餐券嗎?」。年輕人大多微笑婉拒,禮貌地回答:「我們已經吃飽喇。」
阿輝(化名)在十字路口四處張望,尋找前線的位置,又思量後方會否有警察突然從後包抄。一名中年人突然走近,拿起餐券問他是否經已吃飽。阿輝微笑婉拒他遞上的餐券,轉頭就打開背囊,拿出一個提子包和一個餐肉包打算「開餐」。麵包有點乾巴巴,他再旋開水瓶,喝一口白開水吞咽下去,笑說:「昨天晚上買的,夜晚買麵包有八折。」
他說,不少年輕人多是帶著幾個麵包走上前線,事實上,他們都沒吃得飽。
與其飽餐一頓 不如叫大人也走出來
阿輝自言比較幸運,他走上街頭抗爭,雖然家人並不支持,但至少沒有跟他鬧翻,平日他仍能回家吃飯,所以,他寧願把餐券留給更有需要的人。「有朋友被屋企經濟封鎖,户口真的完全沒有錢,除了靠身邊人接濟,有時迫於無奈也會接受餐券。」
一頓有飯有菜的晚餐,的確能幫助窮得沒錢吃飯的同代抗爭者,他說,始終溫飽很重要,沒有力氣就跑不動,捱餓對身體也不好。
阿輝是大學生,正在放暑假,為了參與運動,他說沒有找兼職幫補生活開支,「但抗爭的裝備貴,我的户口數字天天都在倒數。」他配戴的安全帽、眼罩、雙濾罐豬咀以及冰袖,加起來也要幾百元,所以他要「知慳識儉」,減少購物或到街邊「拮魚蛋」,一於以麵包「醫肚」。
他從6.9的反修例大遊行開始,便積極投入示威行動,平時亦會到街上派發反修例運動的宣傳單張。他說,每一次「走出來」,總有年長一輩在現場給他們派發各樣食物或物資,寶礦力、頭盔、口罩,「很感激亦明白有很多市民未能站在前線,便以物質給予我們支持,每個人也在自己的崗位盡一己所能。」
但到運動發酵兩個月的今天,年輕人面對熱心市民捐出餐券,卻是感到十分矛盾。「我們心底裏希望有更多大人能走到街頭,和我們一起表達訴求;或可以支持一些不合作運動、參與罷工,這都比給予餐券有更大的支持力量。」
除了有人在街上自發派各種餐券,亦有教會提供飯堂服務,如好鄰舍北區教會從7月尾開始推行「青少年醫肚計劃」,讓年輕人前往他們的飯堂免費用膳,但使用飯堂年輕人人寥寥可數,就連餐券亦要社工幫忙下才能順利派出。
「年青人擔心被捕,就連出來領受餐券,他們就像驚弓之鳥,害怕身份曝光。試過有一名年輕人出來,一次過為另外十多位戰友領取援助,只為了減低被捕的風險。」傳道人陳凱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