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網上書評】微批: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

「微批所批的書中,文學會是一個重要範疇。」——微批創辦人之一查映嵐

首先,我們需要書。然後,我們有了書評。書評作為書籍的衍生媒介,其興衰隨着大眾閱讀習慣而發展。去年,出刊達十年的香港書評雜誌《讀書好》宣告印刷版停刊,台灣《中國時報》曾為大眾書評媒體標杆的《開卷》書評版面亦告消失,繁體華文世界的書評,是否將會被淘汰?有些人說不,他們開始轉戰網絡,為書評尋找另一個生存的空間。

「我一向做事的原則,就是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微批」的其中一位創辦人譚以諾這樣說。也許名字可以反映到一個平台本身對自身的願境,微批這以香港為基礎的網路書評平台,就從小開始起步。

微批的編輯團隊現在有六人,而這六人的構成,形成了微批書評的大致方向,「我與譚以諾都曾當過《字花》的編輯,」微批的另一位創辦人查映嵐說,「微批所批的書中,文學會是一個重要範疇。因為我們的團隊中有多人是文學科出身,這種類的書也會多有涉及。不過,每位編輯也有他們的個性,例如我們有編輯特別關注疾病書寫,又有編輯會關注行山這範疇。」

「我們相信,編輯的多樣性,可以讓平台有更多元的內容,這也是我們招募成員時的一個考慮。」譚以諾補充。

細微閱讀的必要

微批的意旨,其實為細微閱讀,深度批評,平台的內容分為訪問、報道、書評、論述、專欄及書序部分。「訪問與報道,可以讓讀者有更大的現場感;專欄則可以讓網站有穩定的稿量,」譚以諾這樣說。而書評與論述則提供了一個長篇評論的空間,讓推動閱讀和評論,可以在書籍的生命循環中佔有位置。

「我們一向也有書寫書評,但那些都是散見於報章的版面,而現在的報章,幾乎都沒有具分量的版面了。而在報章上刊登,篇幅的限制亦讓書評人難以作深入的書評。」查映嵐說。

微批現在是以邀稿形式自資營運,稿件一經取用會有稿費,這讓香港的書評人多了一個有償的平台去作深度的書評書寫。另一方面,平台亦會刊登香港新書的書序,這一般只在購書平台出現的內容,讓微批成為了一個更切合讀者需要的網上空間。「現在我們是會邀請相熟的本地出版社或作者提供書序,這讓讀者可以在我們的網站全面地了解本地出版新書的內容。」查映嵐說。

面對愈來愈快速的網路生態,微批卻認為書的生命周期可以很長,節奏可以放得慢一點,「同樣是評論,書籍與電影已經大大不同。電影你需要鬥快,你要看首映、試映,但書籍出版不用這樣。你可以慢慢地評論,讓評論可以展現出足夠的深度,同時影響到書籍讀者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