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興建高鐵,人們多番抗爭後重建菜園村,之後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新界東北發展,還有屯門洪水橋、元朗南橫洲等等,兩個月前,眼見熟悉的農夫朋友身影在電視上出現,他們以肉身擋在堆土機前,與發展商派來孔武有力的「管理員」對峙,為的只是繼續耕作,掌握本地糧食供應的村落在發展面前,變得不堪一擊,然而,失去了農田,人們是否只是吃方面受影響?這個問題,與其由主流媒體轉述,不如由農夫現身說法。
口述歷史 城鄉共生
上周日,馬寶寶社區農場舉行了一場新雜誌發布會,龍眼樹下,一列列薑田與蕉林前,眾人擔齊凳仔,傾聽總編輯兼本地永續農業農夫袁易天(TV)與土地研究政策學者陳劍青、文化研究學者許寶強教授與農夫周思中一起把作書始末娓娓道來。
他們回想,原來香港第一本農業雜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現的《香港農友》,講述如何為豬隻防疫等技術性資訊。事隔數十年,第二本農業雜誌才告誕生,雜誌名為《種植香港》,厚厚百多頁,以手繪插畫作封面,上面繪有兩個人揹着菜籃,在半夜走在阡陌小路上出菜,是從前本地小農戶的寫照。翻開它,與一般消費雜誌大相逕庭,沒有七彩繽粉的照片、搶眼標題,沒有漂亮模特兒帶人到哪個休閒農場摘草莓、餵兔仔。
雜誌不怕政策沉悶趕客,夠薑大膽講述農業規劃,當中每個專題都相當認真,例如以口述歷史手法,訪問本地菜種行陳坤記老闆,繪聲繪影地憶述上世紀至今本地農業分佈及演變,當時各處鄉村因應水土不同而出其特產,元朗絲苗米、粉嶺鶴藪白菜、荃灣西洋菜等等,現在聽來恍如隔世,其實只是八十年代的事;又把姚松炎教授提出的「花園城市」圖像化,展示城鄉共生的循環,把社區廚餘用作農田堆肥,重新滋養作物再供給市民,若能落實,香港現有四千公頃農地完全用來耕作,就可以把糧食自給率大大提升至百分之三十,即等同八十年代產量;另外亦揭示了新界非法傾倒泥頭的「盛況」;喜歡重口味的,也不妨閱讀一段「香港屎話」,看看七十年代港島的夜香會運到荃灣發酵,再由糞車糞船運至新界農夫耕作使用。
豈是小眾 尋找身份認同
TV坦言,當香港紙媒寒假之時,仍決定辦一本雜誌,不是因為背後有坐擁過億元的金主,而是想在主流媒體以外發聲,當立法會已通過新界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意味着發展商已在陸續開始收地,部分已圍上鐵板,寧願讓地荒廢,也要迫令農夫離開,「除了馬屎埔,還有後面的皇后山、坪輋,一直至蓮塘口岸,整個地區用來發展,範圍比天水圍更大,受影響的農夫很多,但警方執法永遠偏幫政府及發展商,可以以不同藉口拘捕我們,故此每次聚在一起都似在吐苦水。」
他認為是時候把這份無力感轉化,「我們身邊有很多擅長寫文章、設計、畫畫,甚至拍攝紀錄片的朋友,每個人都出一份力的話,就成了大事。」TV說,書中所有記者、編輯、攝影師及美術都是義務幫忙,連發行運輸都是出動朋友的私家車,計劃至今歷時一年,好不容易籌好印刷費才告完成,最近開始放在一些有機食品小店、社區農場、素食店及獨立書店發售。「這無疑是一本小眾刊物,全香港可能只有三千人認真關心農業,但我們也可以做一本雜誌集合這班人的力量。」TV說。
說實在,種植這回事,不只是產出農作物,還產出農人整個人,若香港沒有農業,人可以隨時離開自己的土地,全香港都是一式一樣的品牌、商場,每個區都看不出自己特色,甚至與地球化下任何一個大城市都無差別,人們的根無處栽種,口中的本土與身份認同會否成為空談,更何況農業與城市規劃根本無法分開。
《種植香港——立秋》
總編輯:袁易天
出版:種植香港
售價:$68
零售點:
序言書室
八一O四 生活盒子
馬寶寶社區農場
喜居生活
饗璫璫雜貨店
OHM Vegan Lab
港嘢
L6-18 JCCAC 石硤尾寶馬會藝術中心
土丘
更多零售點可查詢Facebook‧種植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