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在書店一角,追看少年記者丁丁帶著愛犬米路周遊列國的歷險故事,相信是不少人的回憶。漫畫由問世至今,陪伴讀者已近九十年的《丁丁歷險記》在今個月終於登陸香港。由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與比利時埃爾熱博物館合作舉辦,全港最大型的丁丁主題展覽「丁丁的世界」,將於本月17日亮相於太古坊Artistree。屆時展覽將展示《丁丁歷險記》從早期到成熟的創作歷程,更會展出丁丁的公寓,以及《丁丁在美國》中最後一幕盛大遊行的模型。
早期創作存文化差異
在《丁丁歷險記》裡面,主角丁丁受人愛戴,每次都將壞人打得落花流水,但現實中,丁丁的故事系列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早期的幾個故事,例如《丁丁在剛果》、《丁丁在美國》曾受過一些批評,評論認為作者,比利時畫家艾爾吉(Hergé)在故事中的殖民意識很重,對當地人民的描述也流於刻板和片面,有矮化當地人之嫌,而丁丁對待動物的行為也不妥當。
研究《丁丁歷險記》的Michael Farr認為這些對其他種族的誤解是可以諒解的,因為在30年代,很多非洲國家仍是歐洲的殖民地,「若你去看當時的書本和電影,會發現不單只是艾爾吉和他工作的那份報刊,而是整個歐洲對非洲的看法都十分相近。」只是他也認同當時的艾爾吉,沒有好好為丁丁的非洲之行做功課,才會產生這種不全面的印象。
後來艾爾吉在準備讓丁丁在下一部作品前往中國,他當時結識了於比利時留學的中國藝術家張充仁,兩人成為了好朋友。而作品《藍蓮花》中的很多細節由招牌和廣告上的文字、藝術品,到捉拿丁丁的榜文,都是由張充仁作指導。展覽的策展人Lauren Every-Wortman認為,艾爾吉的創作開始變得更有紀錄性,「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有責任需要在作品中教育讀者。除了認真搜集資料,認識當地文化,也要教育他們要如何對待這些不同的文化。」
很多研究者都指《藍蓮花》是《丁丁歷險記》系列,也是艾爾吉創作上最重要的的「里程碑」。艾爾吉在以後的作品中也嘗試去展現更深刻的人民精神。
消失的女性角色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留意到,在《丁丁歷險記》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女性的出場次數遠遠比男性要少。大多數時候她們都只是作配角或者普通路人,真正作為艾爾吉筆下的人物,而出現於整個系列的女角色,可能只有那個常常唱到「爆玻璃」的女歌唱家畢安卡女士(Bianca Castafiore)。
Lauren小時候也會看《丁丁歷險記》,所以曾經思考過漫畫中只有一個女性角色的問題,「我常常在想,作為一個小女孩,你很少會在漫畫中看到自己。」Michael認為這與艾爾吉的作畫風格有關,「他是個喜歡畫諷刺畫的漫畫家,喜歡把角色畫得誇張,令他們看起來有點瘋狂。」因為他沒有信心把女性角色畫得誇張瘋狂,所以他的漫畫裡只畫男人,令他可以不用失手,把女人形象畫得太差。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解釋,然而兒童漫畫中缺少女性角色,在當時社會意識不強的社會,不能否認這的確是常態。
譯成100多種語言
即使曾受批評,亦無阻《丁丁歷險記》風行全球,故事至今已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版本,主人翁丁丁也懂得多國語言。除了歐美之外,丁丁也去過非洲、阿拉伯、中國、西藏,甚至比岩士唐更早登上月球!艾爾吉在創作丁丁的故事時,都會把某些故事內容和現實世界連結起來,從而令讀者更加投入。
在1931年出版的《丁丁在美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中的反派卡波納是根據當時芝加哥黑幫頭目Al Capone來設計,甚至連名字都是直接挪用;1934年出版的《藍蓮花》記錄了日本退出國際聯盟的情形;1939年中版的《奧托卡王的權杖》,借虛構的東歐小國遭人入侵,影射納粹德軍入侵捷克。作為兒童讀物,艾爾吉仍嘗試借漫畫回應現實,也許就是這本漫畫能吸引各個年齡層的讀者的原因。
丁丁的世界(The World of Tintin)
日期:11月17日至12月26日
時間:12:00 – 20:00(逢星期三至日)
地點:Artistree(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康橋大廈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