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文學 人間真相】陳曉蕾:扎根本土議題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難為記者

【報道文學 人間真相】陳曉蕾:扎根本土議題

陳曉蕾創辦的獨立記者組織「繼續報導」。
陳曉蕾創辦的獨立記者組織「繼續報導」。
陳曉蕾創辦的獨立記者組織「繼續報導」。

在華文世界,還有人談論報道文學嗎?那當然是有的,例如在不久以前,創辦《人間》雜誌的陳映真去世了,人們又再次提起報道文學──作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對香港人來說,提到報道文學,可能仍是想到中學時閱讀的《唐山大地震》,但其實在這城巿,無論是向世界出發,還是探尋城巿內部的議題,仍有以記者訓練為基礎的報道文學書寫者。

「例如說,當我在描述一棵樹,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形容它。但作為一名記者,那棵樹是要確實存在的。」當我們談到報道文學與調查報道的分別時,陳曉蕾這樣說。報道文學中,那文學的名字,讓大家很難去定義什麼是才是報道文學,但對陳曉蕾這位獨立記者來說,這分別其實不太要緊。「我是一名記者,作品會不會被視為文學,我其實不太理會。」從獨立記者到成立「繼續報導」這組織,甚至將會推出月刊,她着緊的,其實是在香港可以怎樣走出繼續報道的一條路。

獨立出版的路

受訪時,陳曉蕾的新書剛推出了,在三星期內,一套三本關於香港人臨終階段的新書,以及「死在香港」系列,一共賣了二千多本,「新書已賣超過五百套了!」陳曉蕾不無雀躍地說。

陳曉蕾新書《香港好走 怎照顧?》、《香港好走 有選擇?》與《平安紙》。
陳曉蕾新書《香港好走 怎照顧?》、《香港好走 有選擇?》與《平安紙》。

最重要的是,這次陳曉蕾用了另一種方式賣書,這次她成立了獨立記者組織「繼續報導」,這次她是與三聯出版社合作出版,但就自資印刷,也會在網上直接出售,又有部分會賣給三聯,「不知為什麼香港很少這種合作的方式,要麼就是獨立出版,要麼就全交給三中商。但對我來說,我就會想一些空間可以合作。」

為什麼不?很多時也是資源問題。1999年起寫專題報道,2009年開始獨立採訪,由《夠照──為甚麼午夜會出太陽?》開始,開展了報道文學作agenda setting的一條路。後來的《剩食》、《正菜》、《死在香港》系列,在本土不同的新聞議題中着力,也讓陳曉蕾累積到一定的知名度及信譽,這讓她可以令到很多事情可以發生。

捍衛自己的故事

「我其實是很看現實情況去發展。在報館,即使之前在《明周》可以寫到一、兩萬字的報道,但如果題目需要更深入,你沒可能在報章寫到十萬八萬字嘛!而如果要出書的話,我沒可能依靠那10%的版權生存嘛!那其實只是『遇神殺神,見佛殺佛』,不斷找方法去做到想做的事。」而繼續報導這組織,其實就是陳曉蕾開拓的一條路,「這只是讓記者之間,可以互相支援,可以繼續報道下去的組織。剛好我在出版上有點經驗,也有經驗怎去推一個議題,讓大家覺得有趣。」

陳曉蕾坦言自己還沒有能力去幫助很多人,現在繼續報導的成員不多,林茵就是其中一名成員。她曾在《明報》工作,「這工作很易burn out。」相對年輕的林茵這樣說。後來她又在《蘋果日報》、《壹週刊》工作,「也許那文化不太適合吧?我覺得文章出街時,通常也不是我自己所想的模樣,文章會被粗暴地編輯過。」

「這樣說會不會不太公道?」林茵說。「其實也不是改了很多啦,但可能是我對文句比較執着吧。」於是林茵也跳了出報館,以教育為題目,在兆基創意書院觀察了半年,做研究,做訪問,現在已完成十多萬字書稿。「現在我自己也是身在努力做好一個題目的階段,還未有經驗怎去推動一個議題。」

陳曉蕾
陳曉蕾
林茵
林茵

記者的自覺

無論是陳曉蕾還是林茵,兩人都有記者的自覺,去調查研究一些本土的重要議題,甚或推動社會去討論議題,但說到自己的作品是否報道文學,她們也是存有疑問的。「在報道文學上,我是衰過一次的。」陳曉蕾說,「很久之前,有出版社約過我稿,要我寫一些院舍的故事。他們說要用文學的手法,我就問,『報道文學』是否文學?他們說是。於是我就用自己報道的方式,做採訪,看了許多policy然後組織。交了第一章後,一路沒有反應。終於兩、三個月後,我將整筆錢退回給出版社。」

出版社沒有給陳曉蕾反應,但後來,出版社是找了一個小說家來寫小說。「是把所有人訪變成小說啊!」陳曉蕾說,「對我來說,記者的好處就是,那些故事不是我虛構的。但出版社似乎有不同的判斷。那次之後,我就不叫自己的作品叫文學。我其實覺得,要寫好的報道,手法要求其實也要很高的。你要深入淺出,你要有佈局……這些也是文學技巧啊!」

陳曉蕾也說到,現在有人會說到「非虛擬文學」,但她其實不太懂那是什麼。「鄧小樺也叫過我去一個講座,教寫非虛擬文學,我就說如何採訪啦,但她又說不是這樣,我也不知道要求的是什麼啦。」

「內地現在很盛行這樣的,有堆記者做了採訪,根據社會事件去寫作。不過很可怕的是他們有機會是『作嘢』的,好像是《我們最幸福》的那一種,不知怎的,他們會知道人們幽會時的天氣、風聲如何,對方內心又在想什麼。」林茵說。

也許是報館出身,是否冠上文學之名,她們也不在意,重要的是報道本身的手法、深度與倫理。「許多人也有不同的界定,但對我來說,我就好端端的,是一名記者,我在寫報道。」陳曉蕾說。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PROFILE
陳曉蕾,香港獨立記者,1993年入行報道政治新聞,至1999年轉寫專題報道,2009年開始獨立採訪。多關注香港本土議題,調查報道作品有《剩食》、《夠照》、《死在香港》系列等。

林茵,香港獨立記者,曾任職《明報》、《蘋果日報》、《壹週刊》等,現正研究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並以此高中,嘗試拼貼出香港教育的面貌,並反思理想中的教育制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難為記者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