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時間(三)之想像的空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存在與時間(三)之想像的空間

23.11.2016
趙賦禧,貝浩登(香港)畫廊及上海外灘美術館
是次展覽的裝置是乾枯的噴泉,開啟後水隨之流動, 如循環的系統。
細看巨大的「磚牆」《Untitled》(2016),斑駁紋理如藝 術家的書寫。
《Untitled(Ram Dram Sram)》(2015)將立體轉化成平面

《事物的物質性》

想像的空間

她談物質的概念,語速很快。幾乎不用細想,便精準而慧黠地答出關鍵詞。她的作品卻是緩慢的謳歌,細密綿長。她從2008年起創作「磚畫」,這個系列至今八年從未停歇。「起始時也沒有想過作品的幅度如此巨大(massive)。我只想繪畫一些紋理,探索物質的表層。因此第一幅的創作是平放在地上。如今我跟這種形式的關係已成長了,也在這麼多年間變得更為複雜。由此探索一種想像的空間imaginery space)。」

她年復年,日復日地重複同一形式,像一種以生命計算的儀式,內在滿溢她的思緒。她說,每次創作時也會受聽的音樂、讀的書影響。這些如文字(Text)的紀錄,通通寫在「磚」上。「『磚畫』如同書寫的過程,黑色是我們書寫的顏色。這種循環的創作方式形成一種有機的系統(organic system),真實地創造,然後深埋在我的生命裏。」於是,那些重大的,與細碎的生命經驗,也一一儲存在每一幅「磚畫」上。如同作家不斷複寫的生命旅程。

默然看着眼前黝黑的「磚」,靠近細看,會發現那微小的斑駁痕迹,彷彿能感通暗藏在作品的字句。我問她,創作這幅時你在讀什麼書。她沒有作聲,只拿起我的筆,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上─Joseph Conrad的《Heart ofDarkness》與Elena Ferrante的《My BrilliantFriend: Neapolitan Novels》。

「一直以來與『磚畫』同步的其他創作,也恍如其折射(reflection)。」誠然,我們能在她的作品中找到共通的感應─《FigureStudy》(2012)拍攝兩位男人在森林裏反覆挖掘,尋找無物。

「磚畫」多年來皆以“Untitled”為名,名字沒有為作品劃下界限。她說到,喜歡走進空間,「能意識到房間內的物件,包括其大小、牆的質感,以至影子。」觀者能帶進一些獨特的經驗與想法,保留其詮釋的空間。

趙賦禧,貝浩登(香港)畫廊及上海外灘美術館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