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文青,心中都有一本已消失的文藝雜誌。香港文化研究學者陳清僑於任藝發局藝評小組主席時曾說到:「我們都認同香港需要有一份全方位、跨界別、定期出版的藝評雜誌。」然而文藝雜誌的生死,一直以來都是旋生旋滅,停刊都來得措手不及。因為文藝雜誌比起潮流雜誌更難單靠市場承托,一直都難以持久。上星期「誠品建設清單」提起這一代文青曾手捧一本的《誠品好讀》,至於香港文化界,撇開特定藝術形式的雜誌,綜合性的文藝雜誌一直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指標。
《越界》
文藝雜誌對視野之開闊,可能為文青們的知性追尋方向定調。《越界》於1990年創刊,由曹誠淵出資,張輝主編,編務人員包括朱瓊愛、俞若玫、小西和Del等,以報紙月刊形式推出,持續近四年。陳智德曾撰文指出,八九十年代的的文藝雜誌,「需要有辨識真正文藝的眼光和抗衡從俗的魄力,只有成熟而不拔的編輯才做得到。」《越界》更是九十年代初最重要的一本。集合文藝資訊與評論於一身,同時提供文字創作的園地,既涉獵劇場、戲曲、音樂、電影、視藝等領域的評論,更刊登過黃碧雲、董啟章、也斯、達端的小說、李金鳳、小西、飲江、智瘋的詩等,孕育的不止是文青,更是一代文化人的涵養與前瞻的視野。
《E+E》
梁文道曾於1999至2000主理由藝發局資助的《打開》。除藝術評論,雜誌介入社會文化批判,後來藝發局拒絕支持,卻沒有獲得任何通知。及後梁文道於2001年創辦牛棚書院,同年與進念創辦《E+ E》,以文化評論和書評為主打,更於約稿條款中列明「來稿字數限在二千字以上,不設上限」。在藝術評論與文字創作以外,評論對像更包括香港次文化,繼續挑戰公共政策,強調以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激起批判社會的浪花。
《瞄》
由林沛理主編,2007年2月創刊,以月刊形式出版,於2010年12月停刊。《瞄》以美國文化雜誌《紐約客》為藍本,主要以英文撰寫,但亦有刊載中文文章。2008年獨家刊載了張愛玲《色,戒》的英文原本《諜戒》(The Spyring)。林沛理當時對這種以英文書寫香港道地文化的方式,為一種理想主義者的堅持,突顯「國際化」以及「中西兼容」的香港特色,而拒絕委身於取悅市場。由評論深度到語言要求,可謂香港精英文化追求極緻的一本文藝雜誌。
《文化現場》
2008年由文化人趙來發申請藝發局資金創辦文化評論雜誌,及後同樣因藝發局拒絕持續資助,最後因資金不足於2011年停刋,其後仍和大專院校合作策劃媒體課程。《文化現場》創刊成員,出版人兼總編輯為區惠蓮,楊慧儀、何慶基為其中董事。雜誌封面曾以「香港最強文化藝術評論雜誌」為號召,搜羅香港包羅萬有的藝文地圖,甚至一度嘗試發展網上影片平台。雖不是以強烈風格定位見稱,卻在當時藝術的普及性,還有公共性的推動上功不可沒,成為當時聚合文化評論的重要平台。
《What》
曾於《號外》任職的鄧烱榕2012年與三位友人嘗試夥拍三聯書店出版以每期一個主題貫徹整本刊物的Bookazine《what.》。主從文化、歷史、工藝、人物、文學、插畫、影像、多媒體等創作切入主旨,以人文關懷為主導,卻以不同文藝角度切入,為當時文藝刊物帶有煥然一新的衝擊。除名作家與藝術家,如潘國靈、麥曦茵、夏永康等參與,更不乏素人的觀點,緊扣香港當下的社會脈搏,可惜五期止步,始終無法打破商業市場扼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