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辦的Art Central是Art Basel Hong Kong的衛星展覽,吸引較多新興畫廊參與。今年展期長達一星期,比以往來得更長,畫廊職員忙得不可開交。
「星期日去Art Central set up,星期一開始接外國收藏家,然後有好多場飯局。從未做過連續一星期嘅藝博會,真係好忙。」在訪問結束前說了這句,本地畫廊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暨香港畫廊協會聯合主席李安姿,又急急腳走到畫廊接待處,問下屬:「你係咪幫我send資料出去?」藝術三月的工作,果然是停不了。
2008年:畫廊開張
李安姿的畫廊位於上環荷里活道地舖,正門的落地大玻璃,突顯出寬敞的空間,行人在街上也可以偷覷店內作品。畫廊於2008年開張,那一年正是首屆香港國際藝術節(Art HK),亦是Art Basel HK的前身。但李安姿選擇在當年創業,並非單純看到本地藝術市場化的商機。「開畫廊之前,我是一名藝術顧問,認識了一班很值得推薦給大眾的藝術家。那一年畫廊行業才剛起步,我也是膽粗粗開始。」
十年過去,李安姿依然認為自己的畫廊規模不算大型,主力推銷來自內地,又能觸動她的藝術品。例如最近在店內舉行的Martin Wehmer展覽,是一名住在北京十年的德國藝術家。雖然心中不滿內地的政策,也堅持留在這片土地。「可能我曾在英國讀書,跟他一樣當過一名異鄉人,所以我明白他的心情。這樣我才有信心賣掉他的畫作。」
根據瑞銀集團的全球藝術市場報告The Art Market 2018,2008年是全球最多畫廊開張的年份。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趕上這個興盛時期,也代表她所面對的競爭將是國際化的。這亦促使了香港畫廊協會的誕生。
2012年:畫廊協會成立
由2008年起,畫廊行業逐漸蓬勃,國際畫廊亦陸續登陸香港。李安姿憶述當時第一批畫廊,搶先進駐中環畢打街,例如至今還未搬遷,來自倫敦的Ben Brown Fine Arts。2011年Art Basel宣布收購Art HK後,第二批外地畫廊便湧入香港。「他們看準了亞洲,特別是內地市場,而香港無論在地理位置、營商環境、買賣及進出口也很方便,所以又有一批畫廊來港。」
直至今天,這個熱潮依然未減退。但國際畫廊只視香港作踏腳石,社會對畫廊的工作依然一知半解。「畫廊屬於一手市場,我們的職責就是發掘新的藝術家,帶領他們面向收藏家,甚至推向公眾。這是很重要的,藝術家成名之前,通常也是跟畫廊合作。」反而,國際藝術拍賣、Art Basel等二手市場卻搶盡風頭。李安姿直言這不是一個成熟藝術市場應有的反應。「正常也是一手市場成熟了,二手市場才興旺。」
我們的故事卻是反過來,「香港的市場實在太細,可能連十個畫廊也支撐不到。」李安姿坦言畫廊絕對不會只在本地找買家及收藏家。「我的客源主要也是東南亞、歐洲、美國市場。印尼也有人開始收藏裝置藝術,當然他們的市場仍然很初步。」可是,香港沒有買藝術品的風氣,畫廊的生意還不夠「入屋」。
要讓大眾看見他們,單靠一家畫廊的微弱力量是不足夠的。因此,香港畫廊協會在2012年正式成立,現有約50名會員,定期舉辦座談會、聚餐等等,互相交流。每到年尾,協會便會舉辦老少咸宜的香港藝術週(Hong Kong Art Week),有講座、文化導賞團、展覽開幕等,嘗試打破「藝術很崇高」的離地印象。
「由於畫廊是商業活動,政府也不會幫我們。可是協會能夠申請活動資助,先提升公眾關注。始終香港還未習慣有藝術買賣的文化。」雖然規模未算龐大,但本地畫廊行業不再是散亂,而是有能力推動文化教育。
2018年:畫廊界不景氣
然而,本土藝術買賣還未來得及流行,畫廊已面臨生存挑戰。「這一年,外國畫廊開得好厲害,細型畫廊卻掙扎求存。」
瑞銀集團的報告指,2017年全球開設的畫廊數目與2007年相比,大幅下跌87%。而且,去年畫廊倒閉的數目,比新開張的還要多。報告的問卷調查訪問了全球6,500名畫廊負責人,他們指最大的挑戰是開拓新客源。李安姿指香港亦有同樣問題:「各種資源也很緊拙,而且成本從沒有下降。」找不到新客戶,又如何經營下去?香港百物騰貴,單是店舖租金,已把店主嚇走。本地畫廊還有什麼出路?
不是三月才有藝術
三月無疑是本地藝壇最火熱的一個月,但畫廊生意又怎會只得一年一次?「其實Art Basel去香港是非常好,但大家不要只把專注力放在三月,其實香港全年也有展覽。我的畫廊每年有六個展覽,協會有50個會員,都差不多有300個。還未計協會以外、非牟利機構的展覽等等。」
李安姿也提議,別把集中力放在Art Basel,反而將香港建立成藝術旅遊之都,或許已是出路。「我的朋友也會刻意去飛去倫敦欣賞展覽。其實香港也有條件可以,Art Basel的時候,國外很多人會飛來香港。這已經是Art Tourism(藝術旅遊業),但我希望這是一整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