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孔】謝至德鏡頭下的九十年代 捕捉眾生念起念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面孔】謝至德鏡頭下的九十年代 捕捉眾生念起念滅

07.02.2018
從謝至德拍下的眾生相,可以窺看香港社會的百態。
1995年,他在中環地鐵站拍下一個坐在地上講電話的年輕女子,誰會想過科技進步得那麼快,如今車站裏的公眾電話亭已變成裝飾般的存在。
1996年,謝至德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外,拍下一班正在休息的廚師。
像是王家衛電影所堆砌畫面,在現實世間中,舊式理髮舖前輕撥門簾的老翁,卻只是轉眼即逝的一瞬間。

如果說每個人每一秒鐘有一千六 百兆次念頭的生滅,那麼廿年之間,香港人又經歷了多少次念頭的生生滅滅?你走到街上,叼起一支煙,呼出一口霧,若有所思;對面的他剛好看見,取出相機,按下快門……九十年代的某一瞬間、某人的神態,就這樣透過謝至德的鏡頭記錄下來。謝至德今年將舉辦兩回個展,首部曲《萬念.叢生》正是由攝於九十年代的《香港面孔》攝影系列組成。

視而不見的真實

「我覺得九十年代對港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年代。」當年的謝至德只有二十來歲,在報社當攝影記者,入行不久,年少氣盛,有的是創作慾。眼見外國攝影師來港,大多只會匆匆逗留數日,拍下的往往充滿異國情調,如霓虹燈、擔挑等符號式的畫面;對於那種以外國人的眼光捕捉的香港面貌,他直言「唔甘心,唔抵得,唔滿意」,決心以一個土生土長的港人視角,呈現香港真實而日常的一面給世人看。

於是他每日揹兩台相機,工作還工作,街拍還街拍,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視角和技巧拍攝,一人分飾兩角。「新聞攝影理應有許多政治元素在內,但我拍這輯相時刻意撇開政治色彩。」不論政治舞台如何波濤洶湧,街頭巷尾的升斗市民依舊如常生活,把無法宣之於口的躁動不安藏在心中。

「無論你擁不擁抱政治,但你的生活都離不開政治,多少會有些患得患失、又愛又恨,卻難以表達的情緒。政治的不呈現,往往呈現人在當下的姿態或神情上。藝術家或攝影師,就是要把平常人看不見或視而不見的,再呈現出來。」

通過鏡頭他看到了許多不同的面孔,而隱藏其中的是一個又一個「念」的生和滅。在其中一張相片中,一個流浪漢伏在電梯上,驟眼看來,還以為是意外現場;聽他解釋,才知道原來相片拍於一個炎夏的深夜,伯伯趁着電梯暫停運作,躺在冰涼的金屬表面上乘涼休息。「他的生命如此呈現的一刻、一念,可能就是要與我相遇,讓我拍下這張相;而我的生命和抉擇,或許也是為了拍下這張相。」

心存善念

雀仔街的伯伯、送飯的工人、地鐵電話旁的女郎、馬路邊吸煙的男人、拿着愛立信337的路人、大角咀東東雲吞麵的食客、置地廣場男廁的老翁、含煙仔糖的細路……人人各走西東,不知現時身在何處。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人們對鏡頭的戒心遠比現在強烈,謝至德唯有告訴對方,自己只想幫香港留下一些片段。「他們不明白也好,我唯有笑笑口離去,反正解釋不了」。拍與被拍者對鏡頭的理解不一,恍如置身兩個世界,他卻深信當相片沖印出來,任何人都可進入同一世界,同樣生活在香港的人看見,必然有深刻的感受。

一張張相片背後還有一張看不見的臉,正是拍攝者謝至德自己。從八十年代學攝影至今,他坦言這輯相片是他創作生涯中,「最無憾、最開心、最快樂」的作品,持續拍攝長達十年之久,「居然走去黑房逐張自己曬相,想起都覺得好笑。之後做的作品,都沒有那種狂熱的心情。」

當初立志當攝影師是念,九十年代拍下這些面孔也是念,他只希望自己今後作的每一個念,都是從善意出發的。「我沒有特別懷念舊時,但我會感恩過去的我,造就了現在的我。」

謝至德九十年代從事攝影記者出身,近年投身視覺藝術創作,作品聚焦香港社會及身份議題,亦蘊含宗教及哲理思考。
謝至德九十年代從事攝影記者出身,近年投身視覺藝術創作,作品聚焦香港社會及身份議題,亦蘊含宗教及哲理思考。
作品圖片由謝至德提供

《萬念.叢生All That. Matters》
日期:即日至2月14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票價:免費
查詢:Facebook/WMA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