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源野藝術節】編漁網塑泥鴨 用藝術訴說大生圍農業故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魚塘源野藝術節】編漁網塑泥鴨 用藝術訴說大生圍農業故事

fishpondartfestival_17

漁農業在香港早已式微,當絕大部分經濟收益依靠商業而來,我們為何還要繼續經營和保護魚塘?為了讓人了解魚塘對香港生態環境多重要,香港觀鳥會和「藝術到家」( Art Together )今年合辦第一屆《魚塘源野藝術節》,本周末一連兩日帶公眾走進元朗大生圍村,欣賞自然與藝術如何說故事。

大生圍是候鳥南遷時其中一個主要的棲息地。
大生圍是候鳥南遷時其中一個主要的棲息地。

六位藝術家進駐大生圍

策展人陳燕明(Christina)從事自然教育工作多年,認為香港的環境教育太生硬。導賞團一段接一段的講解,參加者經歷一輪資訊轟炸,最後其實吸收不了多少。舉辦藝術節,是希望透過藝術增加互動,嘗試做到情理兼備的自然教學。

這次藝術節招募了六位藝術家駐村考察,從大生圍的人、事、物中尋找靈感創作。

當中藝術家Ankie Au Yeung在駐村期間,向村民學習傳統編織漁網技巧,村內雖然有魚塘,但懂得這手藝的人已所餘無幾,她的作品蘊含生態網的意思,以竹架紮作成魚尾巴形態,再以漁網覆蓋,人們可以走進去。

Ankie 的作品模擬魚尾巴,可以讓人走進去,象徵人其實也是生態網裡的一部分。
Ankie 的作品模擬魚尾巴,可以讓人走進去,象徵人其實也是生態網裡的一部分。

Ankie認為,人總是將自己放得太大,甚至自以為有超越自然的能力,「好多事情正因為人們把自己放得太大而破壞了生態。在魚肚裏面的話,你吃魚時,其實魚在餵養你。」

另一位駐場藝術家張志平的作品是一個在魚塘小便的小男孩,用小朋友做主角,隱藏着保護環境要「從小.便開始」的意思。除了有趣,他希望人明白環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有成果。而且人們在破壞環境時未必意識到,但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反而更容易引起反思。

張志平(右二)將完成的作品運進村內進行安裝。
張志平(右二)將完成的作品運進村內進行安裝。

大人小孩 共造一百隻泥鳥

魚塘除了水和魚,還有承載着一切的泥,在耕種方面頗有心得的藝術家黎慧儀(Monti),坦言自己對雀鳥和魚類都不熟悉,但當她發現漁民要定期為魚塘翻塘,塘底的塘泥被翻動,靈機一動,想到不如用自己最熟悉的「泥」作為素材,造一百隻泥塑雀鳥!

Monti喜歡集體創作,這件作品也不例外。駐村期間,她曾邀請不同團體的大人和小朋友到大生圍參觀,先認識這個地方,再帶他們到工作坊一起做泥塑。

Monti 在工作坊教小朋友如何製作泥塑。
Monti 在工作坊教小朋友如何製作泥塑。

「他們知道為何這兒會出現魚塘與村落,有班村民很努力地養魚,與雀鳥一起共生。我覺得這個故事,才是最有趣、最值得他們傳承。我想多些人來參與,其實他們的成品如何我也沒所謂,起碼他們可以認識到一些雀仔朋友。」Monti仍未記得每種雀鳥的名字和長相,但體型碩大的蒼鷺就令她印象深刻。她希望能用大生圍的泥,塑出大生圍的鳥,說大生圍的故事。

雖然不是每一隻泥雀仔都出自於她的手,但是每一塊泥都是她一手一腳準備的。要從魚塘裏掘這些泥很費工夫,首先要從泥土裏挑走雜質,搓至適合的韌度,再定時加入沙子平衡濕度,一點也不容易。但過程中,她與村民愈談愈多,「村民說他們小時候也會玩泥巴,叫做『打泥撲』。我覺得這樣就地取材很好,反而現在的城市小朋友卻未必識得就地取材玩樂。」

從泥塑作品中,能看到大人的細膩和小朋友的創意。
從泥塑作品中,能看到大人的細膩和小朋友的創意。

小朋友是Monti很想接觸的一羣,「他們長大後有say,決定此處應該如何發展,希望他們會憶起:小時候我在這裏造過隻泥雀仔,我想,好小好小的一步,也可能會改變到個社會。」

藝術節當日,駐場藝術家會聯同香港觀鳥會的魚塘生態導賞員,講解作品之餘,也會介紹大生圍的漁民生活、魚塘運作和生態特色。另外,將「魚塘源野教室」也有其他活動,包括「魚耳朵」聲音工作坊和慢行團,帶領參加者用最原始的聽覺、觸覺感受大自然。

《魚塘源野藝術節》
日期:1月20至21日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地點:元朗大生圍村
網站:www.sustainablefest.org/fishpond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