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羣像】中國當代雕塑領軍隋建國:當你感到壓力,作品的力量就愈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藝文羣像】中國當代雕塑領軍隋建國:當你感到壓力,作品的力量就愈強

27.07.2017
李浩賢 部分照片由藝術家及佩斯香港提供
隋建國執着於作品跟自身生命的關係,作品《地罣》(1992-94)海外展覽後來過香港,也去過洛杉磯,最後他還是希望作品可以回到身邊。
1989年的作品《衛生肖像》。
他認為《衣鉢》(1997)代表了當代中國以來的思想核心。
《運動的張力》(2009)的雕塑更趨近概念裝置。
由2006年起,他在《時間的形狀》中感受在生命的限制中創作。
2011年,隋建國合上眼睛創作出作品《盲人肖像》。
新作《叢林》(2017)系列對隋建國而言既非繪畫也非雕塑。

中國當代雕塑領軍人物隋建國的作品以力量見稱,從物料上的張力,意念的撞擊,以至作品所佔據時間與空間的維度,始終展示出強烈生命力或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被譽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代表作品《衣鉢》那件象徵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中山裝,觸發點正是1997年的香港回歸。「97年我第一次來香港,為了香港美術館的雙年展。那時還覺得香港不太有力量。現在的藝術,感覺更有力量。」他說。

底層的力量

隋建國感覺,1997年前香港藝術的當代性仍未那麼強烈,後來或是香港經過了許多變化,壓力更多,當代性變得愈來愈強,他尤其對白雙全和關尚智的作品特別深刻。「在中國也是一樣,當你感到壓力,作品的力量就愈強,像一種對壓力的反作用力。」

他年輕時成長於文革期間,於棉紡廠工作,「那段時間最重要的,是讓我徹底感受到中國底層人們的生活。他們覺得,政府社會,都是會變的,但無論如何,要的就是持續的生活下去。因為那是最基本的。」即使棉紗工廠的原料均是輕柔的物質,但他負責的包裹與搬運部門均為沉重的工作,他說或許是因為這緣故,即使那段期間他曾跟從國畫老師學習山水畫,在文革結束後,考入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時,早已選定雕塑為主要創作媒介。「接觸雕塑的時候,就感到這跟我的身體的力量更契合一些。」

香港詩人梁秉鈞在詩作《中午在鰂魚涌》寫:「而我總是一塊不稱職的石/有時想軟化/有時奢想飛翔」,隋建國這次在佩斯香港展出的作品《地罣》(1992-94)中的石頭不但沒有軟化或飛翔的機會,更被堅硬的鋼筋重重綑綁、蝕入、分割。那是八九後的作品。

1989年正值他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最後一年,那年他創作了《衛生肖像》、《結構系列》等由岩石、鋼鐵等物料創作的抽象作品,奠下其觀念藝術的路向。經歷過「八五新潮」,對藝術創新的追求,早已植根心中。「在現實生活中,你感受到壓力,可以直接表達,可以喊口號,也可以上街遊行。但轉成藝術作品上,則要找到合適情緒的表達方式。所以在藝術作品中喊口號是沒有用的。藝術作品表達的,是你最深層的感覺、焦慮。」

消耗生命的塑造

「在特殊的狀態,自有特殊的感悟。」他說。面對運動創傷後無法改變的現實,他知道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可是內在的記憶與感情卻不能放下。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可以怎麼辦,剛要帶學生到山裏上石雕課,石頭那堅硬的特質勾起了他的興趣。「不像畫畫、泥塑,你愛怎畫就怎畫,特別容易。但石頭卻特別硬,那時工具又不好,你打十天,它都不變樣,而且你的手會打壞。」

打石頭,需要堅持,在時間的琢磨中練就心目中的形狀。然後他發現,這就是他的藝術之途:「做藝術作品,要把你自己的生命消耗,這作品才屬於你。」幾年後陸續創作的《地罣》,是他在北京四處逐一找來的石頭,有些在因為建水霸而乾涸的河牀,有些則在山上。「換作是後來,或現在,就是僱人去找,或不會再有這些尋找的過程。」當時北京工業化發展如日方中,他在滿街工地看到廢棄鋼筋,這種處理過程中同樣消耗力量的物料,順理成章結合成他的作品, 同時期的作品系列,如《殛》(1996),均以相近的工業物料製成。「最近還有去過那些的河牀,還在。其中一條叫潮白河。」

簡化的革命

經歷過動盪世代,他無法迴避對歷史的思考。香港回歸的命運,在中國當時引起的種種討論,觸發他對當代中國形成的重新探索。他追源溯始,當時專程去了中山市,探訪孫中山故居。「我那時就發現,中國革命從孫中山開始,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台灣國民黨到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都想得很簡單。」這些由口號開始,凝聚民眾的方式,到現在仍然如此。「現在中國講要『實現現代化』,但這種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這麼簡單。可是現代化跟社會主義能放在一起嗎?它不去想。」

孫中山故居前門是西方希臘式的門牆,後面則是廣東農民有天井的院子,「他好像說了很多話,很複雜,但他要的就是把中國傳統,跟西方現代化結合起來。」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原理相同,前面是英國的獵裝,後邊是廣東農民的服裝。「他的想法,就是那麼簡單的,要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衣鉢》,正是在多年來抽象創作以後,透過巨大的寫實意象,展開對意識形態的探索。

約十年後,他的作品在香港時代廣場外展出。當時亦有人把《衣鉢》對二元拼合的思考,與「一國兩制」相提並論。「我覺得,從國民黨到共產黨,都一直用這種方法。但未免太簡單,所以一直那麼困難。」他形容,中國一直在保留傳統跟反傳統的潮流中反覆掙扎,現在又倒過來提倡國學。「現代化,理應是建立世界跟宇宙的認識,在生活與科技上建立依靠。」

隋建國的作品由情感展現,到民族文化的思考,再到近十多年來,藝術之途,愈是走向更物理性的生命根源,進而探索時間與空間的運轉。《運動的張力》(2009)、《有限行動》(2009),還有《被限制的運動》(2011)系列作品,為其中明顯的例子。《運動的張力》兩顆巨大的金屬球,在展場中空間滾動,觀眾需隨其速度與方向移動,觀眾與作品的互動更為緊密,甚至就在其中。

雕刻時光

「從前一直覺得人生有許多時間,但到了五十歲,終於能感受到生命的限期。」無論探索的方向為何,隋建國的作品一直與自身的生命緊密聯繫,在作品中仍然可見證消耗的生命。《時間的形狀》用一根直徑1.5毫米的鋼條,每天蘸一下藍色的瓷漆,一天一天下去,時間凝固成一天比一天巨大的水滴狀。他感到,對於時間的消逝,只有自身的體悟,無法言傳。「這種對生命時間的體悟,要是跟年輕人說,也不會理會。倒是當我每天這樣做時,他們會過來問我。」

以作品的具象呈現,還有持續的行動,與其他作品的表現方式或許不同,但他透過創作的展現,帶來衝擊的方式,卻一脈相承。新一系列作品《夏夜》、《叢林》、《灣流》等,以雕塑的物料在紙上創作,「其中的物料因為會在一分鐘內凝固,所以限制了在乾透以前要完成作品。」由歷史文化的壓縮,到空間與時間,隋建國在不惑之齡,愈是練就在限制中游刃,釋放最強大的生命力。

《隋建國》個展
日期:即日至8月24日
地點:佩斯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5樓C)
票價:免費
查詢:2608 5065

PROFILE

隋建國,1956年生於青島,1984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1989年獲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雕塑系主任、造型學院副院長,現工作、生活於北京。曾於各地展出,羣展和個展包括2017年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記憶與當代》展覽、2012年佩斯北京的個展、新加坡MOCA當代美術館的個展《隋建國:禁錮與動力》等,並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雕塑展、2009年中國北京今日美術館的《運動的張力》等。

李浩賢 部分照片由藝術家及佩斯香港提供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