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未来ちゃん》的川島小鳥襲港,展覽以「小確幸寫真館」命名,一併展出在日本、台灣的攝影作品,還有最新一輯在香港拍攝的照片。小確幸未必是香港人的口味,但川島鏡頭下,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笑臉還是哭臉,表現出的生命力,無疑是滿滿的幸福感,而不單單是小確幸。這本爆紅相集剛巧於311地震後沒多久出版,當時被形容為替日本帶來希望的相集。或許,希望就是一種走向未來的力量。
拍攝是關係
「書本出版,沒有想過會遇到311,攝影展早安排於澀谷開辦,本來不想再辦。但在朋友鼓勵下,我按原定計劃開展。展覽正在311後東京一個節電活動期間舉行,為響應節電,展覽時間縮短。然而在這樣的狀況下,仍有許多人前來看攝影展,」在開心感動中,他開始重新思考拍照這回事,「經歷地震大家都好難過絕望,本來想攝影這些東西,遲一點再辦也沒關係,但透過在澀谷辦的展覽,原來可以給人希望。自己拍的照片原來有力量,令我之後拍照時想要投入更多自身的感情,希望人們看起來有不同感覺。」
拍照對川島而言,本來就意味一種交流,互相給予對方力量。「要是拍照時大家沒有信賴關係根本拍不下去。雖然未來是小朋友,但我不會覺得自己比她優秀或厲害。反而許多時是未來做到的要比我好。例如她的真實,她不隱藏自己。這都是我尊敬未來的原因。而不會因為她是小朋友而看不起她不懂得做什麼事。反而把她當成普通人看待。」他一開始拍未來是在日本偏北的地方,當地總是下雪,到處變成白茫茫一片。景象本身就打動了他,於是一開始拍攝她時已決定只影一年,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景色,拍下四季變化和這個當時兩歲半的小朋友的成長。未來住在山林中,結果川島近乎一年都跟她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關係轉變由朋友變成一家人。
在拍攝過程中,無論跟未來還是大人,他都會當成熟悉的朋友去拍攝。他不會把過程當成工作,而是大家玩耍的過程,無論拍大人小朋友,都是一樣的心情。「跟不同人拍照,往往不是100%能溝通,有時會跟他們用英文、普通話等語言搭救。然而更多時候,不需要太多語言。用心相連溝通,望一望就會知大家想做什麼。人與人之間,人與植物間,都不是用言語,而是放開心情,接受對方,接受植物與動物交流。」他形容自己,其實無論語言是否相通,都不擅長跟人談話溝通。「要是真正用語言,今次無論跟Angela還是工作人員,關係或者反而沒有那麼好。」他感激相機的存在,透過相機或照片,反而幫助他表達一些什麼。
日本、台灣、香港
川島曾在台灣花了三年的時間拍照後出版攝影集《明星》,獲得了40屆木村伊兵衛寫真賞。這次再來香港。這些不同地方如何吸引他?「我喜歡彩虹邨,日本都有類似的邨屋,但顏色沒有那麼色彩繽紛,顏色樸實灰沉一點,所以特別喜歡這個地方。」看過《比海還深》的大概會對這種日本屋村有多少印象。而看過廿多次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他來到中環扶手電梯感受亦分外深刻。他形容自己不喜歡康莊大道,美麗表面的地方,工作人員帶他找到了一些凌亂骯髒後巷。在這些地方,他卻感到街道的香港特色,其中的生活感,有人的感覺。「香港與台灣都是亞洲中感覺特別親切的地方。作為攝影師,自己住在東京,知道兩地跟東京都有相似地方亦有許多不同地方。正是我想去看去見和用相機去捕捉的原因。」
香港的照片中,他拍下了演員徐榮女兒徐心怡(包包)、文青女神袁澧林(Angela)及一些普通人。他形容當他看到Angela就感到她的魅力,指定要她。「最重要是沒有掩蓋自己的特質,自然的人。不造作,而顯現到自己的個性。」雖然不似本來就認識的未來小朋友,其他拍攝對像一開始都是陌生人,但為了拍出生活中的動作,他一般以放鬆玩樂的方式,由模特兒自由發揮,只有如此才不會硬梆梆。他記得整個拍攝過程中,最感動的一剎那,是跟Angela坐天星小輪的一刻,沒有言語,但拍照一刻有想哭的衝動,間有一種心靈交流的感覺。「如果是拍攝小朋友的話,更是世界各地都沒有很大分別,小朋友沒有受社會洗禮,全都自然做自己。」
川島小鳥 (Kotori Kawashima)
1980年出生,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法國文學系。攝影集包括《BABY BABY》(2007)、《未来ちゃん》(2011)、《明星》(2014)、跟谷川俊太郎合著的《おやすみ神たち》(2014),曾獲第42屆講談社出版文化賞及第40屆木村伊兵衛寫真賞。鏡頭擅長捕捉快樂的瞬間,中學生的青澀鬼臉、大叔的靦腆笑容、還有小女孩的趣怪面貌等各種真情流露的時刻。
「Christmas Galleries at LEE GARDENS聖誕藝術村」展覽之「小確幸寫真館」- 川島小鳥(Kotori Kawashima)
日期: 即日起至2017年1月2日
地點: Hysan Place地下啟超道入口
票價:免費
查詢:http://www.leegarden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