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藝術盛宴】Art Basel Hong Kong聚焦歷史視野,尋找失落的歲月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藝術大爆炸

【三月藝術盛宴】Art Basel Hong Kong聚焦歷史視野,尋找失落的歲月

台灣藝術家石晉華表演藝術作品《行路一百公里》,將以鉛筆在牆上塗畫,走完一百公里,展現他患有1型糖尿病的心路歷程。(圖片由藝術家和Mind Set Art Center提供)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紀錄片中,藝術家談及自己多年來的創作事業、靈感及理想。(圖片由Cai Studio提供)
Encounters將展出中國藝術家冰逸的作品《萬物》,由大的版畫組成,靈感源自中國的景觀及氣候。(圖片由藝術家和Ink Studio提供)
中國藝術家沈少民作品《峰會》展出五位共產主義領導人的遺體模型(圖片由藝術家和Osage Gallery提供)
台灣藝術家何采柔以日常生活細節形塑個人內在的時空(圖片由藝術家和TKG 提供)
前作《Red Library》同樣與圖書館空間有關
Abigail到過敦煌的洞穴圖書館,反思英國自古至今的對外關係。
電車化身成黑盒空間間隔外在時空
劉以鬯小說《對倒》節錄,將於移動的電車車廂中朗讀。

要知道歷史與時間的刻度,向來並非只在指針的移動中烙下,更是由羣體到個人持續的運動中,意義產生一刻的見證。白雙全曾經有一件作品《等一個朋友》是這樣的,他在沒有和任何人約定之下,隨意在香港挑選了一個地方站着,等一個認識的人出現,以創造時間的意義、當下與過去擦身而過的機會。在錯綜複雜的時間線上,藝術家往往透過創造,表述出另一維度的時間與歷史,與當下呼應。每年3月的香港Art Basel、Art Central以至一眾藝術博覽,正是高密度的時空總匯,世界各地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藝術作品共冶一爐,牽涉到藝術、國族甚至個人對歷史與時間的演繹。這些地方,顯然是價值的展示廳。我們總是問衡量藝術的價值,該從何談起?然後我們發現,藝術作品的價值,許多時正是來自其開創了某個時刻的意義。

Art Basel亞洲總監Adeline Ooi說:「讓亞洲藝術內容更有深度,是我們希望在亞洲或香港做到的事情之一。在博覽會中我們總是看見許多當代藝術,但我們沒有足夠的歷史性或久遠的物料。」是以今年幾個重要環節,均不約而同地,以不同面向的歷史與時間主題為策劃起點。

本來源於Miami Beach的展區Kabinett(策展角落),成為今年香港Art Basel的新展區。 Adeline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允許畫廊把歷史視角融入他們的展示當中。」除了各畫廊在攤位中零散的精選作品,Kabinett由個別畫廊專門策展,「如果你觀察今年這展區中的十九個頂目,可看到亞洲畫廊如何回到他們自己的歷史,前往那些曾經帶來大師的時期。」

在多件具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之中,觀者看到歷史意義,或是來自藝術家創作上的演變,或是藝術歷史的回溯,還有藝術在歷史中的角色。如Kukje Gallery與Tina Kim Gallery展出韓國先鋒藝術運動發展中的先驅、單色畫藝術家權寧禹的作品,包括其畫作以及一系列珍貴油畫、歷史照片、書信原稿、小冊子、訪談內容及圖錄。

耿畫廊則帶來中國藝術家常玉一系列紙上作品,重新審視二十世紀初中國現代主義藝術的歷史背景。「而Galerie Lelong在展區的展覽將聚焦由黎巴嫩裔美籍藝術家及作家Etel Adnan七十年代創作的作品,同時Nanzuka亦為日本藝術家田名網敬一在七十年代創作的早期動畫作品策展。他們對歷史本身提供了一種很好的見解。」Adeline認為,Kabinett為的是給畫廊一個特殊的展示平台。無論是關於特定藝術家的工作或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我們想要做到的是伸展時間,可以這麼說。」

時空的角力

另一展區Encounters(藝聚空間),本來就是一個着重凝聚的空間,在藝術品和人潮的泛濫中,分佈於展場不同角落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往往能留住觀者的腳步。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探索時間的角色,她形容:「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本來思考的就是如何延長參加者觀賞藝術作品的時間。」是次挑選的作品,除了審視時間在藝術中的呈現方式,還有如何利用歷史、政治及文化在時間中塑造自我空間。

藝術家在作品中思索的時空,既有個人內在日常,也有跨越時空的大歷史。如菲律賓藝術家Pio Abad的作品《Not a Shield, but a Weapon》,藝術裝置由一百八十個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標誌性手袋的仿製品組成,這些仿製手袋來自菲律賓馬利金納市,延續了他一貫以來的興趣,探索英國與菲律賓之間有關價值、文化人工製品及政治歷史的概念。

奧沙畫廊將展出中國藝術家沈少民的創作《峰會》,展示五位共產主義領導人的遺體雕塑,包括卡斯特羅、胡志明、金日成、列寧及毛澤東。藝術家透過對共產主義領導人們聚首一堂的設想,探索這些政治人物的理想及現今社會看法之間的關聯及定位。此外,也有藝術家在意為世所忘的個人日常,台灣藝術家何采柔的創作《On the second day, Saturday, your three minutes》,名稱如王家衛的電影對白,作品則參考自人們日常處境及生活體驗,透過放大生活中過於瑣碎而致被遺忘的儀式,促使參觀者反觀日常生活的細節。

變幻二十年

在流動影像方面,藝術家從時間跳接中重新描繪時間的地圖。Film(光映現場)策展人李振華明言,今年為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年,是以他把「又一個十年」這個題旨納入今年的策展考量中。而在二十年間,身份認同的問題,愈是探索愈是千絲萬縷。

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的電影《無名》,講述萊特(Lai Teck)的故事。萊特在1939年至1947年期間擔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同時為法國、英國及日本政府擔任三重間諜。《無名》透過剪接結合香港影星梁朝偉演出的電影片段,探索有關身份、忠誠,以及政治與個人意願表裏不一的概念。「人們如何在這大歷史和地緣的位置中生存?歷史一直在變動,過去到底算什麼?這些變化一定是向變好或變壞的方向發展嗎?我們身在其中,好像就是一直在適應這種變化。」李振華說。

Art as a Journey 尋找失落的歲月

參加今年香港Art Basel的寶馬藝術之旅(BMW Art Journey)2016年獲獎藝術家Abigail Reynolds,駕駛電單車,經過絲綢之路,以圖書館遺址,探索歐洲與亞洲地區複雜關係與叙事,創作出《歲月遺跡:絲綢之路上的失落圖書館》(The Ruins of Time: Lost Libraries of the Silk Road),探究在時間中遺失與摧毀的一切。「我視圖書館為截取時間的實體空間,因為當你走進圖書館,你會被不同的聲音包圍,這些來自不同時空的聲音透過書本跟我們說話。所以圖書館對我而言一定是活生生的。」

三個原因觸發起她對圖書館遺址的興趣:首先是英國脫歐,「這令我十分失望和傷心,因為英國居然選擇背向自身以外的世界。我希望這趟走出英國的旅程,可以透過我的親身經歷,伸手觸及這些古老歷史和地方,探索這些曾經跟英國因為經濟貿易等原因而來往頻繁的痕迹。」二是ISIS對伊斯蘭圖書館的大肆破壞,「回顧歷史,圖書館的摧毀往往是毀掉一個社羣,是對歷史文化以及固有身份憎恨的表現。」三是她所在的英國,居然因政府破產關閉許多圖書館, 「尤其是今天在Trump左右大局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更重視自身的文化價值,我們無法承受這些東西被奪去。」

文明紀念碑

Abigail的藝術創作經常跟書籍與圖書館有關。「圖書館作為文化交匯點,是跟整個世界溝通的地方。當一個圖書館被銷毀,所有這些可能都會消失。」當她去到那些已經淘空了的圖書館,看見一個原本記載人類的生存欲望,延續生命力的地方,只剩下空洞的紀念碑,十分感慨。

這個是一場歷經五個月的大規模旅程,涵蓋自公元前291年至2011年,十六個毀於政治衝突、自然災害及戰爭的圖書館遺址。Abigail嘗試探索的,卻是其中的空白與虛無。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是她較為深刻的圖書館之一。在其毀後的兩千年重建,在她而言,其內涵早已不可挽回地消失,重建只是更見其中的空洞。她以多種形式的材料記錄她的旅程,而最終,旅途上的一切將輯錄成書,從而完成一場由圖書館開始,亦在圖書館結束的旅程。

城市對倒之旅

香港藝術家伍韶勁作品《二十五分鐘後》,源於 《deTour 2013》改裝電車概念,2016年他把黑盒劇場改裝成《對倒》暗室,遊走電車路軌港島恆常路徑,車廂中影像倒轉,乘客進入對倒的現實,重新體驗香港。

在密封的車身中,伍韶勁透過兩旁的小孔折射街上的光景,在二十五分鐘電車旅程中倒置日常風景,伴以劉以鬯著名小說《對倒》的節錄朗讀。當短暫的旅程與雋永的文學作品對照,短短幾十分鐘的時光延伸往更寬闊的歷史時空。他曾經表示,「感到隨着智能手機出現,社交網絡發達,半小時不到的時間,已經可能發生許多事情。」當電車旅程彷彿進入平行時空的時間囊,在意識流的體驗中,乘客是否可打破直線行走的路徑,重拾城市中被遺忘的細節。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rt Basel in Hong Kong 2017》
日期:3月22日至25日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票價:$180-$850
查詢:www.artbasel.com/hong-kong

《Twenty-Five Minutes Older》
日期:3月20至28日
地點:電車每日於銅鑼灣、西港城及上環來回行駛
票價:免費
查詢:www.artbasel.com/hong-kong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藝術大爆炸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