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香港被稱作「文化沙漠」。而如果這時這刻,這不太好聽的名堂已不再,藝術中心在當中一定有很大的貢獻。四十年前,香港藝術中心正式開幕,意味着當時的香港,終於有了在大會堂以外的唯一一個當代藝術活動場所,也是當時唯一的非官方藝術演出場所。對於這個香港重要的文化據點,你其實又認識幾多?
第一所民營藝術空間
藝術中心在香港文化地貌的定位,歷年來經營了不同的變化。從1977年到1984年,藝術中心是香港藝術館外唯一民營的藝術空間,如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就率先在藝術中心播放電影,而包氏畫廊亦是早期展出中外大師作品的畫廊之一。
七十年代的香港,在藝術中心落成前,只有在1962年落成的大會堂這公營的藝術場所,然而當時的大會堂的藝術定位相對保守,展出的多為傳統殖民主義下的精緻藝術,而連攝影這些新興的藝術媒介亦沒有納入展出的範疇之中。在那藝術資源缺乏的時代,何弢、白懿禮(S.F. Bailey)與盧景文三位擔演了藝術中心成立的重要角色。
當時的白懿禮為大學資助委員會秘書長,盧景文則在香港大學從事行政工作,加上建築師何弢的貢獻,讓藝術中心得到誕生。
「這一切都講求機遇,剛好那時候灣仔填海有了港灣道的地皮,盧景文、何弢、白懿禮三位又各有分工,又經歷了籌款過程的波折,藝術中心才得到落成。」香港藝術中心現任總幹事林淑儀這樣說。
當時全世界也開始湧現這類民營的藝術機構,藝術中心出現的念頭,也是源於白懿禮曾在南非設立民間藝術中心的經驗,而如巴黎的龐比度中心,甚至是與香港藝術中心同年落成,「據何弢所說,當年香港藝術中心興建期間,龐比度中心的建築師之一的Richard Rogers,亦曾探望何弢。」林淑儀說。
一代文青聚腳地
在藝術中心的開幕展覽,就展出了陳餘生、趙少昂、莫奈、傑克梅第等大師的作品,而香港首個電視錄像展及裝置藝術展,分別在1983年及1985年於藝術中心舉行。這些展覽意味着藝術中心補足了香港藝術景觀的不足。
「可惜的是那會員證遺失了,」音樂人龔志成是早年藝術中心的常客,他在藝術中心開幕時,仍是一名中學生,「當年我的會員證號碼是七號,可以算是早期的會員之一。」
在音樂的層面,龔志成的個人經驗,可以反映藝術中心當年的重要性,「藝術中心開幕時我是一名中學生,還未到美國留學,只知道自己喜歡音樂,但相關的資訊其實很難獲得。而當時的藝術中心,其實有個音樂圖書館,你只要是會員,就能在那裏借用音樂錄音帶在那裏聽。這對我來說,是吸收知識的重要場所之一。
由於有長時間是香港唯一的民營藝術空間,藝術中心長年來的經營方向,都是填補香港文化場域的不足。除了包氏畫廊的展出,1988年,藝術中心最底層的音樂廳,就改建為影院,開始定期播放藝術電影。但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因香港經濟環境的轉變,加上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成立,香港有了更多放映藝術電影的場所,藝術中心就將電影部的重點移至獨立電影及自立影像上,也衍生了對香港獨立電影影響極深的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
而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以往在藝術中心工作期間,亦因為亞洲小劇場的大趨勢,在藝術中心推動香港小劇場發展,在1997年開始與各地劇團組建小亞細亞──亞洲小劇場網絡,而隨着經濟環境及小劇場環境的轉變,2004年則改為推行「PIP快樂共和──藝團駐劇院計劃」。而在2005年,藝術中心更涉足公共藝術的範疇,「在95至96年,」龔志成說,「藝術中心主辦的藝術節,都有委約當時身在美國的我創作作品。而在2009年,當時的Connie剛剛上任,當時社會正對公共空間的運用有了討論,而我與Connie就決定開始開放音樂系列,在藝術中心門外的空地,邀請不同的音樂人來到這裏演出。我覺得,藝術中心的能量,其實是最適合主辦這類公眾藝術的活動。」
「我們這一代香港文化愛好者,大多都是喝藝術中心的奶水大的。」林淑儀說,「而當年在藝術中心『蒲』的人,現在又會在藝術圈上佔一位置。我覺得藝術中心的角色雖然會因主持人的取向而改變,香港的藝術場所也愈來愈多,但藝術中心始終是香港少數有資源去推動改善藝術環境,讓藝術介入大眾的組織。」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