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許鞍華說書:一行禪師徒弟Sister Chân Không波瀾壯闊的生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專訪】許鞍華說書:一行禪師徒弟Sister Chân Không波瀾壯闊的生命

許鞍華,生於1947年,香港著名導演,1972年香港大學畢業,主修英文及比較文學。自1979年首部作品《瘋劫》起,作品數量繁多,曾憑《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及《黃金時代》五奪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
一行禪師的徒弟Sister Chân Không在1993年出版的傳記,以淡然的文字寫下一生的顛簸波折,仍堅定地修行,以佛教的精神介入社會。經過四十年的流亡,她於2005年獲准返回越南三個月,她繼續記錄對「新越南」的所思所感,新增內容於2007年再版。

「這本書是約七、八年前江瓊珠寄給我的,她跟我說,你常形容自己波瀾壯闊,這才算得上是波瀾壯闊呢。於是我放在牀頭,不時翻看。作者Sister Chân Không是一位越南的尼姑,是一行禪師的徒弟,她憶述幾十年來修道、救人的經歷。如今八十多歲的她,學生時已開始在越南戰爭裏擔任社工,然後成為佛教徒。戰爭期間,她為貧窮的學生教學。當炸彈來臨,她亦在醫院裏奔走救援。

「我過去曾拍攝越南難民,連年不休的戰爭,死傷慘重,我只知道這些慘劇,卻不知道有人拯救他們。而她的拯救,不論是精神上傳播佛教思想;或具體上,都是未曾休止。在戰爭的過程裏,曾有不少驚險的事情,她道來淡然,像陳述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這亦能照見她的為人態度:面對死亡的貼近,仍能如此勇敢。她放棄許多,我無法想像自己能像她般,犧牲自己來成就他人。作者身處的環境比當下的香港惡劣百倍,但仍積極行動。他們面對不公義、痛苦,會嘗試尋找一種態度來面對,並不只是失望與絕望,或變得偏激。

「這本書與我的另一匯點,是當她抵達法國,正是難民潮爆發前。到了1978年,我得知難民潮的發生,打算拍攝成電影。同時間,在法國的她聽到難民潮的消息後,便想方設法到新加坡、泰國等地,找一些船到海上拯救那些被遣返的難民。她很艱難地找經費、找船,進行了差不多兩年海上救援難民的工作。我會形容她的生命是波瀾壯闊,因為其行動的幅度廣闊,所作之事又很多,在危險中亦需同時顧及其佛學的沉思修行。她穿梭如此多的地方,每到之處亦相當活躍,與當地人民連繫起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其生命經歷的廣度與深度我們難以即及。人文關懷其實是很艱難的,這不只是一種感覺或想法,而是需要有所行動。有時我們看到遠方的悲劇,只有人文關懷的態度,卻欠缺行動,也是無用的。

「作者後來與整個團隊到了美國,創辦了一個宗教團體,也有很多隨行者。她在書中分享這些經驗,並列舉了十四個修行的理念。例如首三個,她相信佛教,但並不認為佛學就是唯一的真實。而他們其中一則教義,是不能強迫人去相信任何東西,因此他們亦與其他宗教團體保持友好關係。後來當他們回到越南,面對當地的共產黨,他們亦嘗試展開對話,不會對任何組織抱持敵視態度。

「這書對我有着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若忘了書中內容,也會重新讀一遍。近二十年我經常閱讀小說或雜誌,此書是能讓我鮮有地重讀的,因為我的閱讀習慣很少重複閱讀一本書。我看書通常掌握了大概的內容便可。有時候閱讀一本書,看到中段才發現我十多年前早已讀過,因為我經常忘記書名,或書中的內容。因此現在的我若遇上喜歡的書,會不斷重讀,這樣才能吸收書裏所言。很多時候書裏的經歷比我更豐富,更有色彩,有時我會混淆書裏的經驗與生活的經驗。」

PROFILE

許鞍華,香港著名導演。生於1947年,1972年香港大學畢業,主修英文及比較文學。自1979年首部作品《瘋劫》起,作品數量繁多,曾憑《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及《黃金時代》五奪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

 

INFO

《Learning True Love: Practicing Buddhism in a Time of War》是一行禪師的徒弟Sister Chân Không在1993年出版的傳記,以淡然的文字寫下一生的顛簸波折,仍堅定地修行,以佛教的精神介入社會。經過四十年的流亡,她於2005年獲准返回越南三個月,繼續記錄對「新越南」的所思所感,新增內容於2007年再版。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