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音樂同行者兼對手Leonard Cohen卻以八十二歲之齡與世長辭。對於Bob Dylan獲獎,Cohen只是說了句,「那不過是把喜馬拉亞山標示為最高山峰罷了。」然後自己默默為最後一張大碟做準備,回答該回答的問題,做好該做的事。目睹這種亮麗的離場,教我不禁輕嘆”You are my man”。
「即使你不知道奉獻的位置在哪裏,會有怎樣的結果,但我相信每個人都因為一種內在的衝動與欲望去奉獻。這是我的本性,也相信是每個人的本性。在一個關鍵時刻,你會把自己提供予一個迫切的關節上。也只有在這個迫切的關節上能為自己的意願定位。」一個月前在LA的新碟記者問答會,他如此形容《You want it darker》這首歌詞的創作意念。
新碟《You want it darker》推出後得到的熱烈反應,幾乎不下於其時環繞着諾貝爾文學獎的討論。新碟被形容為Cohen的頂峰,是經驗的總結,是有幽暗也有信念的日子。許多人說,新碟中早有死亡的預視,如果裏邊的內容都是為了生命最後一刻而書寫,那麼他低吟誦唸的到底是什麼?
在許多轉折過後,Leonard Cohen直面黑暗與死亡的決志,還有他多首作品中的宗教意味,令許多人都視他為宗教的信徒,然而他在問答會上說:「我從沒把自己視為一個信徒,我沒有既定的靈修策略,但我偶爾會在他人身上感受到恩寵。我無法在此之上建立任何靈性的結構。我會以我從小到大都熟悉的一個詞彙形容:地景。熟悉的地景上的一些地標會是我的參照,它們曾經是普遍的參照,人們明白,實踐,也能給他們定位。即使今天已不是這樣的境況,但這些仍然是我的地景。我嘗試使用這些參照,但希望不要令其過於晦澀。」
結果,他最後的奉獻正是以音樂和歌詞描繪他始終相信的靈性地景。
無獨有偶,剛在舞台演出的本地劇作《未來簡史》,以Cohen的經典作品《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作結。在這個世界轉折的時刻,提醒了我們,這個男人為世間留下面對黑暗的勇氣,一直存在他許多作品之中。
《You want it darker》
Leonard Cohen第十四張專輯,由兒子Adam Cohen監製。作品多以磁性的低吟誦讀的聲線,配合音樂流轉,使誦讀本身成為獨立的旋律。作品主題圍繞我們周邊的陰暗氛圍,在荒涼的世道下,他沒有憤世嫉俗或消沉的意志,卻是在毀滅之中有迎接和克服的氣度。
Profile :
Leonard Cohen
1934年生,出生於加拿大中產猶太家庭,同時為歌手、音樂人、詩人以及小說家。大學畢業後嘗試投身詩和小說的創作,但因銷情不佳而投身紐約樂壇。曾獲頒加拿大作家協會的詩歌文學獎,多個音樂獎項和格萊美奬(Grammy Awards)終身成就獎。2016年11月7日逝世,後安葬於家鄉加拿大蒙特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