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也有重讀經典的必要,在各時代裏重新翻閱厚積的意義。天邊外劇場發起「新導演運動」的導演培訓計劃,讓年輕導演重新呈現經典劇本。周偉泉參與首次計劃,執導《浮士德》。浮士德的故事,幾經詮釋,新導演能如何展示劇作的新貌,又能回應當下?
超越時代的心理
英國作家克里斯多福·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在1588年撰寫《浮士德博士的悲劇》(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記述一段與魔鬼的交易。劇本曾被改編成多種形式,延伸為各類的故事。本地年輕導演周偉泉從演藝學院畢業,直言念書時已曾接觸《浮士德》。面對眾多改編的版本,他能如何翻新表現的形態?
「《浮士德》劇本予人感覺傳統、刻板,而我着重的是作為人的心理角度──人為何孜孜不倦地追求,又為何滿足,如何才能超越自己,獲取上帝power。每人也有浮士德的心理,我希望能呈現的,是其普遍性。」周偉泉亦曾執導如《羅生門》的經典作品,他深明,在當下時代對經典作品的再現,需要提煉出精神價值。「劇本在原初的十五世紀,當時的人能想像看見魔鬼。但在現代,我們很難想像看見魔鬼,因此也要思考如何擴展心理空間。」
因此,他請來舞者麥卓鴻,以肢體上的設計來展示特殊的視覺形態:「這次的合作不單是舞蹈,而是在image上展示人的錯覺,在視覺上造成衝擊。」例如作品裏出現多個人的身體交疊,猶如複雜難辨的心理。
語言與身體的互通
另一方面,翻譯的陳泰然亦指出,他在語言的掌握上,也需深思現代的語境:「面對這個經典作品的厚度、廣闊的空間,要思考不 同的着眼點來切入,才能呈現作品的豐富層次。內容上,我們也要作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劇本原來討論地球是圓的概念,我們調節至現代的科學概念,例如相對論。」
不論是語言與身體的運用,作品亦重新詮釋對人性的凝視。例如麥卓鴻說到,肢體與形象,能怎樣呈現魔鬼的抽象與怪異形態,或人最複雜的心理。他說到,身體也需做 research,「我嘗試讓演員們在身體上搏鬥或逃脫,通過身體的刺激來尋找情感。」
相反,語言彷彿是直白的呈現,卻又隱埋了多個關口,讓意念迂迴而至。陳泰然亦提到,當原著文本如此豐盛,他想到的,是如何與本地文化接軌,以至語言與視覺的接連與溝通。「不單是知性(intellectual)上的溝通, 而是放在劇場上的一種整體體驗,文字、音樂與肢體等,從知性過渡至感性,或兩者如何融合。」
新導演運動
「新導演運動」或許在電影常見,當我們討論劇場,導演卻常被忽略,新導演的製作更為數甚少。天邊外劇場的「新導演運 動」嘗試為劇場導演提供新的缺口與可能,從今年起為期兩年,讓四名新晉導演探索經典文本,同時亦讓他們參與各種工作坊(如松島誠的形體訓練等),對劇場更澄澈的思考。
《浮士德》
日期:5月4日至7日晚上8時、6日至7日下午3時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票價:$220、$180(全日制學生及六十五歲或 以上長者)
查詢:3165 9394 (天邊外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