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以前的街頭小食是廉價熟食,是窮人恩物,是美味但不求賣相與衛生的速食,甚少與「美食」二字掛勾。但米芝蓮就看中香港的平民飲食文化,在去年增加香港街頭小食指南,今年還舉辦第一屆的港澳街頭美食節,到底是重視街頭飲食文化?還是以街頭作為幌子?
米芝蓮一星 新加坡油雞飯
美食節請來新加坡、日本和澳門三地的廚師,最「街頭」的可能是今年拿到米芝蓮一星的新加坡熟食檔「香港油雞飯麵」。
雖然他做的油雞飯是香港菜式,但已遷就了新坡人口味,先甜後鹹,而香港人的口味則愛先鹹後甜。另外也用上肉質肥滑的新加坡肉雞,特別適合做海南雞和燒雞。
街頭是形式
街頭小食之所以令人引頸以待,也許是因為即場製作,看見廚師認真地在面前烹煮食物,吃的時候自然倍覺美味。好像來自日本大阪甲賀流本店的章魚燒,廚師的絕活是「二刀流」技法,雙手持筷,俐落地轉動章魚燒,站在旁邊觀看製作過程已經值回票價。
其餘的攤檔都是米芝蓮星級餐廳或車胎人美食推介,中高檔路線的餐廳酒樓將招牌菜式例如芥末鮑魚、烤和牛、黃金蝦等轉化成街頭小食,只要四十元至六十元就吃到,確是划算。
這些菜餚很難稱得上是街頭小食,「街頭」意指的更像是活動形式。像碧迎居今次帶來蜜味西班牙黑豚叉燒配焦糖菠蘿,廚師在言談間分享心得:「如果平時在家,也可將菠蘿浸糖水再輕煎,配叉燒同吃味道就截然不同。」
平日難得擺檔的大廚們離開廚房,站出來直面客人,藉交流跟大眾分享自己的想法。美中不足的是,活動在新濠影滙室內舉行,雖不受天氣影響,但就要靠一裝潢來想像街頭風味。
米芝蓮指南港澳街頭美食節
10 月 5 至 8 日(星期四至日)
中午 12 時至晚上 8 時
新濠影滙「澳門食街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