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有家高級酒店自助餐餐廳把主題訂為「港式美食」,邀得一樂燒鵝、妹記生滾粥品、檀島咖啡餅店等數間地道老字號,把各自招牌美食交給餐廳,有別於常見的「多國貴價海鮮」主題。除了地道美食的價格與價值,其實還有更多關於自助餐新模式,可以思考。
「吃一打生蠔、龍蝦穩能回本!」、「千萬別碰澱粉質、炸物、汽水,不然一下就飽。」、「見到某品牌的雪糕,先來三盒。」香港人有多愛吃自助餐?只要爬梳網上的熱烈討論則略窺一二。大家在意的不盡是吃飽喝足的口腹之欲,更樂於計算背後的數學題──吃進肚的食物來價,是否高於結帳價錢?大概這樣,過去香港的自助餐餐廳都爭相以名貴海鮮作賣點。
只是,拜國際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技術日益發達,現在吃盡全球山珍海味似乎不是這麼難;乃至於自助餐的賣點,或需因時制宜。
我問主力策劃的酒店行政副總廚江志明(Caesar)背後的想法。其中一段話頗觸動我,大概是這樣:他在這家酒店自助餐餐廳做了二十多年,以往只顧去想吸引客人眼球的點子,像在正門放一個巨型海鮮蒸籠、燉湯出爐時敲響銅鑼,不覺得有一天會斬燒鵝、滾魚粥、沖奶茶,「過了某個年紀,會覺得傳承地道美食成了自己的責任。」
傳承不容易,卻迫切而重要;但一不小心餐廳就掉失原有特色及定位,更甚予人Food Hall(美食廣場)之感。再說同行相忌,一家老店將自家招牌菜交給另一個主廚,是需要多大的信任?Caesar不諱言,洽商過程不容易,尤其老店多抱持安分經營的心態,非得「三顧草蘆」打動,並反覆與原店家確認,把關味道的平衡與品質。
在舒適的餐廳氛圍、用典雅食器,原本平常的燒鵝、粉麵都有了新模樣、新吃法:留起「一樂」燒鵝腹腔的油脂,與鵝肉、米飯等做成「鵝油炒飯」;在「安利」麵檔前,師傅即場如你所願,拌一碗原店都沒有的「迷你五寶豉油撈麵」;也有龍蝦汁魚蛋、菠蘿皮牛角酥等既中又西的全新小吃。客人吃罷大概可以摸到餐廳對「自助餐新模式」的思維套路。
Caesar也透露:餐廳也正尋找港式糖水老店合作,並把原訂為期半年的推廣期延長。
雖然不得不無情地說:受疫情所迫,餐廳食店非得轉型或想出新點子好能於逆境生存;但有些事像「自助餐的新模式」,刻意琢磨卻又想不出個所以然。順勢而行,它就漸漸長出應有的發展模樣。
cafe TOO
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二座港島香格里拉酒店7樓
2820 8571
供應日期:由即日至十二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