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長寧發生了地震,自然引發大家的關切,任何相關的新聞都會變成頭條。其中有一則消息相當特殊:震後,長寧縣雙河鎮的葡萄井徹底乾涸了,當地人擔心從此吃不上葡萄井涼糕了。
據報道,雙河鎮上的這口古井有上千年的歷史,日日夜夜,井底的泉眼不斷向水中湧起成串氣泡,看去像是一串串葡萄,因而得名。這口井的水特別清涼甘甜,用井水做出的涼糕格外好吃,所以成了古鎮的特色美食。由文獻記載可知,在清代光緒年間,葡萄井涼糕就是「名小吃」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一夜之間,地震導致古井乾涸,讓鎮上居民十分惆悵,很多人第一時間衝到井周圍的涼糕舖裏去吃震前做出的最後一批涼糕,擔心這種美味就此絕迹,今後再也吃不到了。新聞報道中說,有個小夥子叫上全家人一起到以往常去的舖子,點了十一碗涼糕,彷彿做最後的告別。
好在,沒過幾天,媒體又帶着喜氣宣布,葡萄井重新出水了!水位在井池內一點點上升,肯定會恢復原來的水位,所以古井不會真的乾涸掉,而葡萄井涼糕也會繼續延續下去。按說,這本來是個地方性新聞,不是什麼大事,但媒體當個好消息,很認真地加以報道,感慨大自然的恢復能力,各地的民眾聽了也都表示開心,跟着雙河鎮人一起高興。大概是當年汶川地震的痛感在心靈中始終烙印清晰,一聽說四川又地震了,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緊張和焦慮,擔心會有大的傷亡。隨後得知,這次地震雖然也造成了損失,但總算破壞程度有限,大家鬆了一口氣,再聞報古井能夠復流,就覺得是個好兆頭,心生慶幸的愉快。
說來,葡萄井涼糕在製作上自有特色,是把泡過的糯米和大米加水磨成細漿,倒入沸騰的水鍋中,不斷攪動,待米漿熬熟時點入石膏水,讓米漿在石膏水的作用下凝結成塊,成品就是涼糕。接下來還要把涼糕泡在水裏,進一步凝固定型。吃時切成小塊,灑上紅糖水與芝麻,喜歡麻辣口味的則澆紅油調料,是去熱消暑的夏季風物。
涼糕發源於宜賓,如今已經擴散到四川多地,成了四川小吃的一種,不過,葡萄井涼糕因為全程以古井水製作,口味清甜,所以最為出名。因為一場地震,全國人都知道了這種夏季祛暑小吃,接下來肯定會好奇,想親口嘗一嘗,我猜,各地的川菜餐廳的功能表上很快就會添加上涼糕一品。
一款並不高檔的地方食品能引發廣泛的關注,說到底,還是同胞之間的牽掛啊。當年汶川地震後,有一句口號風一樣傳誦:「川人從未負國,國人亦不負川。」這種想法從此印在了很多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