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Bagel?
「傳統的總是圓形的,留有中空,有利棍子穿過,便於遠行長征時攜帶。」這種由猶太文化而起的包點,隨人口流動而被帶到美國,並於紐約興起,成為大城市的comfort food。當地人咬Bagel,就有如中國人吃米飯,「可以配任何食材,每日都可以吃。Bagel配咖啡當早餐,夾餡當成三文治作午餐,任何時刻都美味而從不感到厭倦。」甚至還演變出許多不同風味的,例如七彩繽紛的Bagel,或是五花八門的忌廉芝士。
Rebecca形容,Bagel就是一種麵包,以高筋麵粉、水、鹽及微量糖製作。必須依靠人手,反覆搓壓、圈出環形,每一下觸碰都是感受溫度、濕度、筋度的時刻。發酵四十八小時後再在大鍋內燙熟,使之煙韌而有嚼勁。插嘴一問:這鍋內是鹽水嗎?或是坊間流傳的蜜糖水?她笑說:「這是商業秘密。」完成燙煮後,再在包面灑落芝麻、罌粟籽、芝麻、洋葱等粒狀配料後,送入石板焗爐內烤焗,製成外焦脆內紮實的Bagel。「如果Bagel不夠耐嚼,就不是一個Bagel,頂多是一件似Bagel的麵包,或是Fusion版Bagel麵包。」
因為傳統而成名
想當初,Rebecca開始製Bagel,也是源於太過想念這從小到大都在吃的滋味。「二〇〇九年移居香港……這地方什麼國家的美食都有,就是沒有一個好吃的Bagel」,於是她動手自己做,翻找出猶太人祖父的食譜,為自己以至家人朋友搓包。某次機緣,Rebecca的Bagel在一個聚集了不少名廚、餐廳負責人的派對上,獲得眾人青睞,更開始洽淡批量訂購,才令她意識到原來好多人都一直在渴求一件高質Bagel。
開業六年,Rebecca堅持每日新鮮製作Bagel,從午夜便開始製作,「傳統的紐約Bagel也是每日鮮製的,我知道香港許多賣Bagel的地方都只是預製然後冷藏,賣出時才翻熱。」現時日製過千個,除了零售之外,同時為各大酒店及餐廳供應Bagel,包括文華東方酒店、四季酒店、香港君悅酒店等,客源廣遍會議中心、賽馬會,甚至輸出至澳門。
最近,她在中環增設門市,訪問之時就看到不少熟客來帶走一大袋預購的Bagel,「我們不曾嘗試做任何複雜的、Fusion的Bagel,就只是想一切都尊重傳統,並確保出品夠新鮮,由內餡至包體都是新鮮的」,小妮子自信地分享成功之道,她認為除了要有食譜及經驗,「少不了的當然還有愛!有些人做Bagel是因為追趕潮流,但之於我們,做Bagel就只是因為愛Bagel,我的成長中本來就充滿Ba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