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每兩年選出世界設計之都,而台北被大會評選為2016年度的主辦城市,是繼2010年的首爾後第二個獲選的亞洲城市,證明台北在設計領域上的領先地位。和其他在上世紀末急速發展的亞洲城市一樣,在都市發展的同時亦面臨諸多社會問題考驗,台北以「Adaptive City 不斷提昇的城市」作為設計之都的口號,強調運用設計思維,克服資源限制,從而提升城市生活素質。2016年即將成為過去,在一連串有如走馬燈般的官方活動、展覽和論壇以外,到底設計如何改變台北人的生活?世界設計之都的稱號又為台北留下什麼意義?
宜居城市
「台北市在這幾年來推動設計之都,主要讓人反思,我們到底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台北真的有很多世界級的設計嗎?市民都不認為是這樣。但若作為一個livable city宜居城市,台北足以作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參考典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龔書章解釋,台北的優勢在於公民素質之高,雖然地方面積不大,但大學密度集中,年輕人尤其關心公共事務,且有許多第三團體即NGO、NPO,為台北凝聚了一股由下而上社會設計力量。「台北申辦設計之都的概念是social design,以社會羣體為主體,以設計回應社會問題。」
舊區復興
設計之都非一日內建成,台北由2012起申辦設計之都,龔書章列出以下幾個重要的里程碑。第一階段是「起動城市」,以老社區為面,老房子為點,前者包括民生社區、康青龍街區(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等共有十三處「創意街區」,而後者是指URS計劃(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鼓勵民間單位進駐閒置的舊建築,據點包括華山特區、南港基地、大稻埕故事坊。這些舊區復興項目採用在地改更新的模式,有別於以往先破壞、後建立的重建模式,不少都已變成著名觀光景點,成績有目共睹。
大約三年前起,年輕的設計師開始加入社會設計的運動,攪動社區,在生活細節中加入設計美學。例如「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之小招牌製造所」計畫中,平民菜市場大直市場的九面招牌,就分別交由設計師聶永真、馮宇和插畫家林韋達改造,讓設計走入平民百姓間。
由台北到世界
至於最近一年開始,這些年輕人更由「公民啟動」進一步發展成「公民外交」,主動組團把台灣的設計帶到海外參展。以”OPTOGO”團隊為例,這羣平均年齡僅二十六歲的年輕人,首度打破企業模式參與世界博覽會的模式,以公民團體的名義進軍米蘭世博,而還有Eatopia策展團隊以台灣食物文化為主題的前衞設計裝置,在2015年的倫敦設計雙年展大放異彩,更被《紐約時報雜誌》選為「2016年前五名必看展覽」。
龔書章樂見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社會設計的運動,規模也愈來愈大,笑言主導設計的羣體年紀由三、四十歲下降至二十來歲。以今年10月1日舉辦的「白晝之夜」為例,這個起源於法國的活動加入了大量本地元素,一整夜的活動以舊城區北門周邊場域街區為軸心,把迪化街市、重慶南路、二二八和平公園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等串連起來,把公園、博物館和馬路,甚至連總統府也開放給台北市民,當晚有多達二十萬民眾一起參與這個都市空間實驗。「這不止是一個festival,更是場市民運動,把街道還給市民。」策劃這場多達二十萬羣眾參與的白晝之夜團隊,原來早年也曾參與URS計劃。
「這幾年來,雖說不上台北變漂亮多少,但經由一次次的行動革命,為台北造成很多變化。」龔書章在訪問中列出多個大小規模的改革計劃,這些經驗累積成一股強大的民間社會設計力量,是台北成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