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Carpenters.木工手活】不是手作興趣,年輕木匠拜師學藝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Young Carpenters.木工手活】不是手作興趣,年輕木匠拜師學藝

阿謙(右)認為年輕木匠要探索出行業的最終目的,如何真正承繼,而非只是一時潮流。
霖霖(右)學師兩年多,發現年過八十歲的龍仔師傅有傳統師傅的執着,但很多時都流露童真一面。
入榫板凳是龍仔師傅的得意之作,這個迷你版本也同樣精緻。

坊間愈來愈多木工工作坊,也有不少人純粹以YouTube為師,但廿三歲的陳凱霖卻選擇最傳統的方法──拜師學藝。兩年前她透過朋友,認識了土瓜灣青春工藝的搞手盧樂謙,知道這裏可跟師傅學木工,大學未畢業便自薦前來。

阿謙回想最初數年前,他在灣仔偶爾認識了退休木工師傅龍仔,邀請對方幫手為香港故事館維修木傢俬,後來為了讓他有個落腳點,三年前開設了青春工藝,以別人捐贈的木板定期開設木工班,「一個地舖對老師傅來說很重要,這裏令他發現自己的重要性,與社區有所連結。」阿謙說。

數年來,不斷有人來上課,拜師的也有幾位,不過堅持下來的不多,霖霖是其中一位。「坊間的工作坊很多時已準備好材料,參加者只需稍稍把東西砌合就行,我想由零學起!」霖霖說,最初半年負責製作木匙和磨利木剉,到現在親自教人造板凳,相比上網自學,跟師傅的好處是能看清楚細節,免卻碰釘。她討厭消費,覺得很多事都可以自己做,沒有必要購買,「連鎖傢俬店的傢俬雖然便宜,但不是度身為自己家居製造,故此用家隨時要為遷就新品而扔棄其他東西,自己造便可解決問題。」

作為職業

決心以木匠為職業,家人都知她硬頸,懶得叫她轉行,反而是師傅龍仔擔心她前途,經常叫她去考公務員,但她暫時無意改變。她是第一屆DSE考生,進大學後,碰上香港接連發生大事,令她由政治冷感變得無法置身事外,「我們常說制度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唯一解決方法就是靠自己,做對得住自己又開心的事,什麼工作都辛苦,但我現在窮得很快樂!」

青春工藝的搞手阿謙,坦言經常作為學徒與龍仔之間的溝通橋樑,並摸索本地木工師傅應如何走下去,去年曾經舉行「木工圓桌」,與身邊的木匠朋友討論木工行業去向,「政府常說推動創意產業,然而整個社會氣氛,空間、政策、教育等都不鼓勵工業承傳,每件事都環環相扣。」阿謙舉例,地舖外不准木工製作,會被視為阻街,但木工都需要較大空間製作;教育方面,以前有職業訓練學校,現在一般中學也取消了木工班,人們只能公餘上工作坊。政府近來嚴打工廈單位用途,工廈設班的木工工作坊也不知能否維持。「若木工只是流於手作興趣,只是一個潮流,潮流過後便無以為繼。」阿謙說,老師傅的木工工藝,現在只能教得一個是一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