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細即是要住得精。」LAAB實現室設計總監吳鎮麟(Otto)強調。團隊為Michelle和Andy夫婦設計的309呎豪華智能家居,可謂充分滿足了他們的生活需要。
Michelle和Andy都是中英混血兒,分別任職律師和科技行業,他們看中中環的地理優勢,情願買細單位,把錢用在室內設計上。只不過,他們的要求可一點也不簡單:大廚房、大浴室、健身房,的確令不少設計師卻步。「我們聽了也以為是一個好大的豪宅單位,直到實地考察,才知道單位又細又舊。」Otto坦言。
仔細了解後,發現對方需要的,遠不只這些。原來除了屋主二人外,同一屋簷下還有三隻愛貓,牠們的活動空間也需一併考慮。夫婦二人熱愛生活,不時在家舉辦派對,親自下廚宴請朋友,換言之,寬敞的客廳和廚房缺一不可,還需要額外的牀鋪給友人留宿過夜。一言以蔽之:「Small Home的出路就是Smart Home。」
道是無房卻有房
「究竟是否睡房必然就是睡房?睡房可否變客廳?客廳又可否變電影院?同一個空間如果可容許許多事情發生,每一個空間要用300呎,而300呎的空間可做三件事,那麼每件事都有300呎的空間。」Otto解釋,這就是LAAB時常強調的「形式追隨時間」(Form follows Time)之設計理念。
單位面積雖小,但也有可取之處。「單位是走廊最後一戶,因此有三面環窗的優勢。」設計師先決定保留原有窗戶,透過加設地台來增加儲物空間,確保光線不被阻擋。其餘地方則透過靈活多變的機關,讓空間隨着時間而轉變。長方形的單位分為兩邊,一邊包括了廁所、浴室、客廳、睡房、客房,利用活動式趟門、防水簾幕、牆身,既可互相分隔,又能隨時轉換為開放式設計。小至一個浴缸的位置也能充滿巧思,只要鋪上木板和坐墊,便能化身雙層的五人梳化,又或者是上下兩個獨立牀位,用來招待朋友。
另一邊則集合了廚房和影音設備,長達5米的料理枱,把所有廚房設備,包括過濾飲水機、獨立貓糧櫃、兩個不同溫度的酒櫃、焗爐、洗衣機和乾衣機,有條不紊地整合在一起,連同旁邊的雪櫃,廚房空間有6米之闊,規模之大,在細單位中實屬少見;把廚房的砧板反轉,便能把水槽遮蓋,加上可伸縮的水龍頭,料理枱馬上變成工作空間。將廚櫃前的趟櫃拉出來時,便進入了私人影院模式,PlayStation、Xbox、任天堂等遊戲機,各種影音娛樂裝置可謂一應俱全,Otto不得不慶幸電子設備的體積愈來愈細小。這些裝置大多可透過遙控操作,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控制燈光變化、窗簾和櫥櫃升降等。
設計及裝修歷時半年,花費約百萬。「設計對我來說是一個整理的工作,將人的生活想法、生活態度、生活習慣演變成設計。」全屋複雜而先進的裝置機關,可謂正中戶主的喜好和需要。自詡是機械迷的Otto,一直喜歡鑽研各種機械裝置,也喜歡研究電腦程式,腦海中早就埋下智能家居的種子。團隊也一直在科技前沿,讓前衞的家居技術不再是紙上談兵,實現在蝸居改造上。
後記:Choose your life
幾位室內設計師都提過:「⋯⋯其實一個人並不需要那麼多空間/東西……」儲物空間是室內設計首要解決的難題。他們也說過:「單位細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選擇。」市場供應既可說與社會脫節,與市民所需不符,但也可說緊貼市場,就算設計多細多離奇,也照樣賣得出好價錢。現實是,我們身處物質供應過剩的社會,過度消費是現代人的通病,但許多人什麼都買得起,就是買不起樓,反正省錢也無助上樓,倒不如先滿足物質需要,結果淪為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