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芝加哥著名建築師Daniel Hudson Burnham和Edward H. Bennett提出芝加哥都市計劃(Burnham Plan of Chicago),提倡將湖泊歸還於人民、擴大城市公園與林蔭大道。促使市政府保留城市東邊沿岸土地,逐漸建成千禧公園、格蘭特公園等綠地,令芝加哥拔地發展的同時,不致失去呼吸空間。
鄰舍城市
芝加哥將自己形容為「鄰舍城市」(City of neighbors),女建築師Jeanne Gang憑細膩心思令摩天大廈更人性化,「雖然摩天大樓是由發展商興建,並分開一個個單位銷售,很難有機會與鄰居溝通,但仍然有方法改變。」筆下住宅項目City Hyde Park北面是扁平落地玻璃設計,南方卻是梅花間竹凸出的陽台,可與鄰居面對面談天。「社區就這樣無限伸延,其實香港建築師亦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垂直社區。」
今年8月芝加哥發生黑人青年偷車,遭警察開槍射殺,當地警民關係相當緊張。「我們正建造當地其中一間警署,要連結警員和市民關係,就要找出共通點。我認為運動是共同語言,我們在警署內興建球場,建立互信,令市民覺得警署是歡迎你到來。」
51歲的她淡淡微笑,將一雙藍眼瞇成一線說:「令人興奮的建築吸引人們前來,將人們和大自然資源連結,令我好自豪。」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是大自然項目,包括芝加哥Clark公園WMS船屋項目,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和工商業發展,芝加哥河及密西根湖邊緣地帶被嚴重污染,雖然在1900年們通過建設水位提升設施和閘門解決污染,但芝加哥河仍然因污染而荒廢多年。於是,她忽發奇想決定在河畔興建,變身划艇手練習場地。她研究划艇動作,發現動作呈現不規則菱形,化作船屋屋頂設計。
她分享芝加哥市中心不少公共空間都是由工業家自願捐地,「在芝加哥,有不少工業家賺到錢後,捐出土地讓城市興建公園,因為政府好難承擔在昂貴的中央地段買地建公園,如何培養回饋文化是關鍵。」她亦留意到早前香港德輔道中開放做行人專用區,認為本港應該要開放道路。「我們應該要知道每一條街道或行人路,都應該容許社會活動,因為我們有份出錢和有份共用空間。」
綠色屋頂
摩天大樓鬼斧神工的背後,耗電量龐大、二氧化碳排放驚人,而且造成城市熱島效應。1998年芝加哥熱浪發生大規模斷電,令當地電力公司Commonwealth Edison必須向市政府賠償損失,時任市長Richard Michael Daley於是將部分賠償用作發展綠色屋頂技術,並資助一些和降低都市溫度相關的研究計劃。
為了顯示政府營造永續都市的決心,先以市政大樓為試點,在2001年完成38,800平方英尺的屋頂花園,作為試點項目,以評估綠色屋頂對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花園種植共20,000株、150品種植物,包括灌木、葡萄樹等,屋頂色澤隨四季交替。由於屋頂上有大量的開花植物,養蜂人每年從屋頂上的蜂巢收獲大約兩百磅蜂蜜。
芝加哥市政廳綠色屋頂大獲好評,贏得了美國景觀建築協會(ASLA)2002年的優秀設計獎。市政府因而推行大規模屋頂綠化計劃,市內現有超過200萬平方英尺綠色屋頂覆蓋面積,綠色屋頂不但可以儲存太陽能,還能過濾雨水儲備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