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深淺不一的藍色牛仔布料,給巧手編織成柔軟舒適的坐墊和cushion,製作者是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升級再造中心的復康學員,一般人以為庇護工場學員只懂得入信封、當包裝工等單一重複的工作,事實是他們的能力遠比想像中強大,只要遇上伯樂。
負責穿針引線的,是本地設計單位circoloop和made in sample,他們因為一次社企活動,結識了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一班尼泊爾婦女。她們是英殖時期啹喀兵的後代,當英軍撤離後,對這社羣支援減少,於是她們便聚在一起,互相幫助。「她們其實不少都是勾織高手,一個cushion花上數小時完成,拿到市集出售只賣百多元,卻仍然乏人問津,故此愈來愈喪失信心,其實不是作品不好,只是他們喜好的傳統顏色偏向鮮艷,不合香港人口味。」設計師Sam說,剛好得知升級再造中心從牛仔布廠回收了一大批牛仔布板,於是便決定善用布頭布尾,從色彩入手,與婦女們合作設計出有型坐墊,再交由復康學員生產。
「尼泊爾人習慣席地而坐,坐墊代表了其傳統文化。」坐墊保留了民族特色,放在廳堂也容易配襯,Made in Hong Kong之餘,也讓小眾的能力重新展現。這些作品將於10月14至16日,在太古坊ArtisTree舉行的社區慈善活動「同一添」市集出售,同場亦會出售其他十多個本地社企作品,而且場地佈置同樣用上牛仔拼布,活動結束後會回收作家具設計之用,把永續概念由產品,延伸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