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國際時裝品牌,極少以嚴密、大規模和有系統的方式保存過往的衣服、文件和檔案,當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在不小。終於,Dior Heritage在去年面世,就是以博物館專業級數去保存這些珍惜的檔案,為每條裙子、每對鞋、每件飾物提供睡覺的地方。
品牌創立雖有七十年,但正式的檔案部在1987年才成立,當初規模很小,反映着時裝的重點仍停留在消費層面;隨着近十多年的變化,法國人對博物館、時裝的心態開始慢慢改變,時裝開始走進博物館作展覽之後,法國人也意識到,時裝可以是繼茶具、陶瓷、金器之後的新項目文物。延至去年12月,七十年來的檔案,終於被梳理及歸一,規模之大、保存標準之高,與博物館級數無異,內在的檔案數量多不勝數,同時無間斷地四出搜羅,務求買回檔案部尚無紀錄的設計。
在品牌檔案館裏,以專業博物館標準保存時裝必須有完善配套,由空間、濕度、溫度、壓力、保護、防變形,以至防蛀咬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品牌特別訂製不同的盒子去固定衣物、鞋子或手袋,單是鞋子,也有分每一個盒一隻鞋,抑或每一個盒一雙鞋,這些都有專業受訓的人員周詳考慮過;頸鏈飾物類的盒子,造工非常仔細,盒內的保護海綿也劃分幾個形狀,以確保內在的物件不會因搬運而損壞。衣服的保護,就更加複雜了,裙子睡覺的地方有很多種款式,吊掛式的、橫躺式的、硬盒型的、纖維布袋的,各式各樣,根據裙子本身的需要而不同;裙子內更加有許多雪梨紙以防裙子變形。
《撒母耳記上》記述了一個人,沒有寫他的名字,只稱他為「拿兵器的人」,這名拿兵器的人很忠心,約拿單要他前進,他便跟隨;要他攻擊,他便殺敵,事件的結局成敗,也沒有將功勞記在這個拿兵器的人身上。在時裝世界裏,有一羣人,正正是這種拿兵器的人,他們的臉不能被記者拍到,你不問,他們不說;你問,他們沒有答不到的東西;他們像一架火車裏的一件重要零件,若鬆脫了火車就不能前進。
檔案部裏,崗位分門別類,他們全都戴上白手套,衣服部由拿衣服的人負責保存、清潔、處理和寄存,單是衣架也有好幾種,有些只有支架,有些連着棉花布墊以令衣服不會變形;文件部由拿文件的人入賬、記錄及貼上保護袋,紙張比衣服更容易氧化和損壞,他們都特別小心翼翼。他們雖然謙卑,但不是人人也能成為拿兵器的人,前邊那一個衣服部的做了四十年,後邊另一個拿文件的人持文獻管理系大學學士學位。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喜歡被射燈照到他們的臉,他們的專業是隱藏性的,法國人有個優點,他們慢活,吃飯坐車都有耐心,時裝檔案管理正正是需要耐性和細心。他們在時裝的帷幕下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