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譚凱韻
熱門文章
譚凱韻
雲圖
ADVERTISEMENT

40兒童小說集

05.07.2024

 

兒子近日愛上了何紫的《40兒童小說集》,看了又看,書不離手。

何紫的作品是陪伴我成長的讀物之一。不過孩子手中的書卻不是來自我老家的書櫃,而是另有來源。他是來自太古地產每年舉辦的二手書義賣。

義賣會是我們一家每年總會很期待的節目。

義賣會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收書。由於收書的地點多,在家附近的大型商場,我們總會分批將家中小人兒已鮮有觸碰的書籍,交到回收點。希望書本們很快可以遇上會愛惜他們的新主人。這也是「騰籠換鳥」的第一步,清空家中一點空間,以安置即將來臨的新成員。

第二階段是義賣周。義工會將二手書分門別類,放在偌大的銷售點。這就是我和兩個兒子尋寶的時機。

香港人愛買書,每年書展總吸引到不少人次進場。偏偏香港一般家庭居住空間也不大。於是我們買書、 然後又要找地方「出書」,二手書回收成了送書的好出處。

走入會場,家中兩少會不停流連於漫畫角落,今年買回了好多本《龍珠》、 《金田一》 以及《足球小將》 。

我則看小說、 短文或散文:隨意找一些新淨而孩子又有機會喜歡的書,希望帶回家後能獲得兩小青睞。今年買了些金庸、又買了些何紫白先勇沈從文的作品。結果由何紫的兒童小說跑出,極得家中小五男生的歡心,很快看完了一遍,然後吩咐我到圖書館再借多些給他看。

特賣場中的二手書海
特賣場中的二手書海

 

《40兒童小說集》和《何紫散文精選集》都是我家孩子今年的收穫。
《40兒童小說集》和《何紫散文精選集》都是我家孩子今年的收穫。

 

何紫生於1938年,經歷過戰亂,又見證了香港經濟起飛。他筆下故事的背景都是一個個現代小孩子難以想像的香港:窮苦家庭的孩子未成年便輟學,到工廠打工賺錢,然後因為階級的差異而跟舊朋友疏遠;有人生病或發生意外入院,家人需要變賣家當兼四處借錢,病者才能得到適當治療;故事中的哥哥姐姐,會協助做飯燒菜,分擔家務,照顧弟妹。

那些年的那些事,對一個由工人服侍長大、 認為讀書是「苦差」而且是「 必然」 的小孩子來說,竟然能看出味道還愛不釋手,其實有點不可思議。不過,跟他細談過後,才發現雖然年代不同,但故事主角間的關係、真摯的感情,才是觸動我家孩子的主因。

時代走過,香港過去多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有些或許是令人不堪回首的章節。但我們在這段日子當中,彼此間認識過、 互相扶持過。這些記憶、 這些記錄,都會留在當事人心中,也會留在歷史當中。或許,五十年後,某個家庭的某個小孩,又會被這些紀錄所感動。人類的價值,就這樣,默默地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