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起革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西營盤街市未建成前,正街由山腳至山腰有約330個檔口,應付居民日常所需,今日城西關注組召集不同手作人在路邊擺檔,重現昔日熱鬧。
街市外是正街大斜路,有檔主把欄柵變成街角畫廊,將來三樓是否也可開闢一角,讓人把畫作貼堂?
Billy對墟市歷史頗有研究,道出街市的前世今生。
西營盤街市一樓主要是賣瓜菜,二樓則是海鮮凍肉。
三樓已空置十年,食環署將於今年底把它翻新,活雞檔改為乾貨檔,全層明年初招租。
城西關注組成員Vince(左)及Judy一直關心區內發展,認為街市作為公共資源,應該更多居民參與討論。

街市的前身是墟市,墟和市是兩個不同概念,「墟是專賣乾貨的,以前交通不便,人們不能每天開檔,只能每隔數日把貨物運來空地出售;市則是指漁市,賣濕貨的地方,由於漁獲要趁新鮮即日出售,所以需每日開檔。」本地歷史研究學者鄧家宙(Billy)博士解釋,1841年香港開埠後,買賣需要增加,殖民政府為了確保衞生,便開始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劃分空間予小販擺賣,部分是以朝行晚拆方式經營。

開埠初期,華人主要聚居在中上環堅道至太平山街一帶,「華工來自五湖四海,吃不慣廣東菜式,於是在西營盤一帶空地擺賣,這地方被稱為大笪地,有人現煮家鄉菜出售,有人表演賣藝賺外快,漸漸成為下班後同鄉聚集聯誼的好去處,好不熱鬧!」戰後人口增長,大笪地不敷應用,人們便於各區路邊自發擺檔,政府也開始發牌予小販。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政府興建市政大樓,把文娛康樂設備及墟市通通搬入大樓內,「墟市是為解決居民需要,社區自然產生的,而非依賴政府規劃,墟市遷入大樓後,街坊不會知道入面有什麼事發生,街道與社區的關係不再密切,造成嚴重文化割裂。」Billy不無可惜地說,最明顯的例子是上環西港城布市場,九十年代俗稱「花布街」的永安街清拆重建,布販被遷往西港城安置,可是搬遷後生意大不如前,證明自然聚集的街市是無法複製的。

空間改變,人際互動也起變化,資訊不流通的年代,就是靠口耳相傳,而最靈通的地方就是墟市,買賣過程大家會聊天,甚至組成商會、街坊會、盂蘭會等組織,互相照應。新式的公共街市比起傳統街邊墟市,社區關係薄弱,「現在的街市只有一個功能,就是買菜,與街道沒有連繫,如果不是要買菜,人們根本不會進去。」

空置十年 開放想像

面對這轉變的街市,西營盤街市及與之相連的正街街市就是其中例子。長長的正街斜路,上世紀七十年代為全盛時期,約有三百三十個檔口在山腳延伸至山腰,聽街坊說,從前在山腰茶檔喝奶茶吃多士,可以看見人們在山腳買菜,甚至望到海面,十分浪漫。

後來檔口都由街頭搬上樓,三層高的西營盤街市與不少食環署街市一樣,分門別類出售貨物,一樓主要賣菜,二樓則是肉類和魚類,黃昏時份正是主婦們衝鋒陷陣之時,街市車水馬龍,不過走上三樓卻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幾乎全層空置,冷清得很,清潔工人在走廊小睡休息。這層檔口不但新淨企理,而且冷氣涼快,比起街上舒服不少,但只剩下香姑雞鴨等招牌,整層空置已十年。

「話說十年前,因為禽流感爆發,2008年政府大量收回雞檔牌照,這裏的零售活雞檔紛紛結業,結果空置至今,大好空間白白浪費。」城西關注組成員Judy說道,小組去年由十多位區內街坊組成,一直關心西營盤重建議題。得悉食環署計劃於今年底把三樓翻新,改作乾貨檔口,明年初招標,她與一眾成員在年初向街坊搜集資料及訪問對頂層空置街市的意見,研究有何類型的檔口可以加入。

公共空間 資源重配

7月中,關注組在街市外舉行了名為「好正街市」活動,成員除了帶領參加者參觀西營盤街市,更在大斜路上,邀請不同人士擺檔,當中有天然肥皂、手工寵物飾品等,都是自由定價。有人開設「街角畫廊」,把徵集得來的畫作掛在路邊欄柵上「貼堂」,美化街角。每個檔口都設有一個投票箱,讓人寫下最想開設什麼店舖。由於區內最近的圖書館要走到上環,十分不便,有街坊提議不如作圖書館,也有人提議加入不用明火的小食店。

「記得2014年,人們認為西營盤可以成為West Soho,當年一間老粥舖租金被抬高至十萬,唯有結業,被連鎖酒吧取代,後來自從地鐵開通後,不少新開的食肆也有不少捱不住結業,連第一街也有一半地舖空置,在西營盤,我們想拮串魚蛋燒賣也難!」Judy悻悻然道。諷刺的是,有小商戶想開店卻難敵貴租,街市整層舖位卻空置十年,社區資源分配不平均,「街市是屬於公共資源,大家共享的空間,老人家常常在街市坐,是否可以有更多居民聲音,讓這空間使用更多元化。」

城西關注組
查詢:facebook/城西關注組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