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作者:温柏萱
訪問之前,記者請慧嫻(化名)選一件與母子有關的物品。慧嫻帶來了孩子的書包。
回憶飄到十年前。那一年,慧嫻的大兒子偉恆還是一個小四的學生。慧嫻放工回家,發現手冊已經滿是紅字的欠交頁,又多添一項欠交的功課。早些日子,老師才又投訴過,偉恆經常忘記帶課本。自從偉恆升小三之後,課業漸多,甩漏也愈來愈多。慧嫻起初只是提點,後來變成責罵,然後開始要動手打。藤條成了家中常備「用品」。
書包.怒火.燒
這天晚上,慧嫻特別惱怒。她打開大門,氣沖沖地拿起偉恆的書包,重重地丟進走廊的垃圾桶。「你是否不想返學?那就不要返!」
憶起偉恆嚇得大哭,慧嫻也紅了眼眶。「現在回想,這樣做真的不好。如果可以再來過,我不會這樣做,實在有太多後遺症。」
眼前的慧嫻,說話溫柔,舉止嫻淑。在公司,她是人事部的主管,做事負責又細心,甚受同事歡迎,深得老闆信任。外人看來,她無懈可擊,應該是一個持家有道的慈母。的確,在兒子升小三之前,一切的確如常。
兒子升讀三年級之後,功課漸多。老師投訴他上課發白日夢,寫手冊永遠抄漏作業,常常要留校補做功課。溫韾提示沒有用,責罵也沒有用,「我是一個好有責任感的人,為何兒子會是這樣?」就連一枝新買的筆,偉恆都可以很快就弄丟。慧嫻無計可施,以為體罰有用,「怎知道愈打愈頑皮,愈打愈反叛。」
活躍.依附.悔
兩年下來,偉恆的行為開始變得古怪,甚至出現妄想。慧嫻帶他看醫生,確診患有過度活躍症。那時,慧嫻才如夢初醒。她知道自己用了錯誤的方法教導偉恆,決定和兒子分別見心理學家,接受輔導。
慧嫻受訪時一直自責不懂教仔,心理學家不時在旁開導。「其實你成長的年代,父母都是這樣教,所以你才用上同一方法。」
說起童年,慧嫻朦朦朧朧,只記得幾個片段。其中一個是四、五歲大的時候,家境貧困,面對只有午餐肉和青菜的午飯,慧嫻不懂事的吐出一句:「怎麼這麼少餸?」媽媽立即嚴詞斥罵:「以後都唔准咁講!」慧嫻還記得,有時幾兄弟姊妹因為太過頑皮,惹媽媽生氣,都會一起躲在牀下底,逃避藤條追打。
隔代.管教.罵
另一個片段,是七、八歲的時候,一事無成的大哥在外面玩到天光才回家。爸爸是傳統嚴父,一氣之下就將大哥逐出家門,從此大哥要投靠朋友生活。「我只記得,那時我真的好害怕。」還有一個片段,已經讀初中的慧嫻,嫌媽媽管得太嚴,心直口快罵了一句「你真是慈禧太后。」結果,媽媽「龍顏大怒」。
為人父母,沒有課程,沒有培訓,大多數人都是根據自己為人子女的經驗,教導自己的下一代。即使慧嫻打鬧兒子的時候同樣覺得難過,她也未必想到其他方法。這些行為一直被視為「正常」、「合理」,我們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自我調節,許多未癒合的情緒傷口連自己都看不見。一切只會在我們的情緒受到壓力時,或者面對親密關係才會再次浮面。
慧嫻在訪問時常常提到,自己是一個理智又獨立的人,她十分自豪自己不用靠人也能過生活。她一方面擔心孩子出錯,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孩子可以獨立。偉恆開始讀小學之後,還是會黏着慧嫻,睡覺前總會要求”good night kiss”。那時她不肯,覺得兒子要學做大個仔。「現在回想,我應該肯定他的需要,他要的是安全感,為何我沒有給他呢?」
成績.快樂.前車可鑑
無論嬰兒還是小孩,都會渴望關愛的身體接觸。即使是三個月大的嬰兒,都會懂得分辨父母的眼神是否帶有愛意。如果嬰兒長期面對木無表情的照顧者,他們會透過吸吮手指安撫自己,或者不斷引人注意。
一個充滿愛意的記憶,有助嬰兒建立自尊心。有研究甚至提出,過度活躍症的成因,可能是因為孩子的依附感受干擾,內心產生深層的焦慮或抑鬱,才會出現相應的行為。與其說過度活躍是一種病症,倒不如形容為依附感不足的反應。
偉恆今年高中畢業,文憑試沒有一科及格,無法升讀大學,對自己的前路茫無頭緒。慧嫻在旁心痛,也後悔自己當日的管教方式。慧嫻坦言自己為人緊張,什麼都要安排得妥妥當當,她沒想過,照顧得太多也會出現問題。慧嫻舉例,子女還是嬰孩的時候,自己一定會親自餵飯。她擔心孩子自己來的話,會弄污地方。「不只是食飯,許多事情我都不敢讓他們嘗試,結果他們現在的自信心都比較低,不敢冒險。
「當我發現偉恆近幾年許多事都力有不逮的時候,我開始明白他的苦處。」在慧嫻心目中,偉恆的想法天馬行空,其實是一個富有創意的孩子。
她的女兒嵐嵐,與哥哥偉恆相差五年,二人最初的經歷十分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有了哥哥的前車可鑑,媽媽管教上有了變化。慧嫻發現嵐嵐睡不安食不好,多次追問,知道她擔心自己會留班。慧嫻不希望女兒重蹈覆轍,這次慧嫻沒有像強迫偉恆升學那樣強迫女兒。她知道女兒喜歡烹飪,找來不同的廚藝學院,甚至打算讓女兒去外國進修。「如果我當日做得好一點,哥哥走的路就不會那麼辛苦。成績不重要,最重要是孩子過得開心。」
暴力.記憶.腦
訪問時,慧嫻一直將過錯往自己身上攬,事實上,影響子女成長的,還有她的丈夫,兩個孩子的爸爸。慧嫻的丈夫酗酒,每次喝醉酒都會變得脾氣暴躁。有一晚,他酒醉回家,拉起已經熟睡的慧嫻痛打,怪她沒有等候自己回家。牀上一片片血漬,只有一歲大的兒子在嬰兒牀站了起來,哭得十分淒涼。「我也不知道偉恆記不記得這個情景。」慧嫻苦笑。
其實,一些專家認為,嬰兒是有記憶的。我們在生命頭三年所經歷或目睹的暴力,會改變腦部的發展。嬰兒面對創傷,通常都處於無助且不能逃離的環境,這樣會導致海馬體嚴重受損。三歲之前,海馬體尚未完全運作,假如出現情感創傷,創傷又超出海馬體能夠處理的程度,海馬體會儲存創傷的記憶。
海馬體是大腦的一部分,負責抑制衝動,讓我們延遲反應,在行動之前能夠先進行思考。不過,當海馬體裏創傷的記憶與恐懼或憤怒這些急性情緒連結,那人長大之後,就算遇上毫無關連的情況,也會引發這些情緒。假如創傷持續,神經元會變得過度敏感,長期處於戒備狀態,容易覺得自己受到威脅。換言之,創傷發生得愈早,對發展中的性格影響愈深。童年時曾遭虐待的人都不善於控制衝動,海馬體萎縮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多數人都記不起小時候的生活,因為海馬體在小孩的兩歲至四歲才發展成熟。海馬體未成熟時,我們便不太能夠有意義地組織記憶的順序。如果想要了解兒時的回憶,專業的催眠是其中一個方法。
藤條.金錢.兒子刀
有一個暴躁的爸爸,孩子很難逃得過打罵。有一次,爸爸告訴偉恆,放工會買禮物給他。偉恆從放學回家就一直期待着,沒想到爸爸回家的時候,竟然是拿出一枝藤條。面對爸爸的藤條,嵐嵐採用討好的策略,盡量不惹怒爸爸,保護自己。
嬰兒和小孩,面對威脅的時候,傾向不會戰鬥或逃跑,而是投降或放棄,甚至呆住;但是不代表他們沒有感到恐懼和絕望。比較倔強的偉恆,在升中後就學習武術,口講強身健體,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
爸爸一手拿着藤條來懲罰,另一手派出去的獎勵就是金錢。兩個子女從不缺名牌衣服,手機年年都換新款,全部都是出自爸爸的手。試過有一次,女兒不聽話,爸爸就警告她:「你再不聽話,我就收起你所有玩具。」慧嫻看在眼裏,知道與丈夫爭執沒有意思,只會教導女兒,「別人給你的東西,不代表你永遠擁有,別讓物質控制到你。」可是,一個幾歲大的人兒,又會學到些什麼?她只會覺得連最親的人都不能信任,怎會生活得有安全感?
又有一次,爸爸送偉恆一部新電腦,但是偉恆本來就討厭爸爸,對禮物沒有什麼表示。爸爸見他一副不領情的樣子,忍不住發脾氣責罵,還氣得想去拿藤條。沒想到,偉恆卻先跑去廚房拿了一把刀。刀鋒亮出來的時候,爸爸怔住,這是兒子第一次反抗他。這次之後,爸爸終於沒有再找兒子麻煩。
囚籠.創傷.盼
爸爸成為家人的共同敵人,偉恆近年得知爸爸曾經虐打媽媽之後,心裏更加討厭爸爸,覺得自己的使命就是要保護媽媽。一個孩子分擔了自己不應承擔的情緒,結果變成一個浮躁的年輕人,急着想找到自己的方向,想盡快賺到錢,可以自力更生之餘,也有能力帶媽媽遠走高飛。他變得功利,與人結交,心裏會盤算對方是否有能力有學識有地位,可以在將來幫助自己。
一直以來,慧嫻都不認同丈夫的育兒方法,也忍受不了他酗酒和發脾氣,曾經提出離婚,對方卻以家人的性命要脅。無可奈何之下,一家人都在爸爸的賞罰之威嚇底下,小心翼翼做人。「一家人最開心的時光,就是爸爸不在場的時候,我們三個人在一起行街食飯,自由自在。」一個家,要多像牢籠,才會用自由自在來形容喘息的時刻?
回想當日決定結婚生子,慧嫻在心中一直期望一個畫面,就是與頭髮花白的丈夫可以拖着手漫步,有兩個成材的子女,一家和睦。「可惜現實不是這樣。」她感嘆。慧嫻只期待,小女兒將來出身,自己可以無牽無掛,再也不用擔心丈夫用子女做要脅的籌碼。
過去經歷所造成的影響,一直存在,並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消失。今日的你和我,多少都因為以前傳統的教養方法,隱藏了真實的自我。這些影響,可能大過你所能想像的:性格、工作表現、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都與之關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小孩,找不到,不理會,創傷很可能就會從你身上,複製到下一代身上,永遠沒有休止。
《善養小童成大同》(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作者:顧樂本 Robin Grille
譯者:張惠侶、勞嘉敏、王廷怡、羅穎加
亞馬遜網站曾有人給寫下這個書評:「如果你只能閱讀一本教養書的話,就閱讀這本!」顧樂本花了十年時間,閱覽多方面跟教養有關的研究資料,包括腦神經生物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史學、心理治療、另類教育、母乳餵哺、親密育兒法等等,再用五年時間寫成這本巨著。此書由教育大同翻譯,本專題參考及引用了不少書中內容,書中描述古時世界各地與童年有關的歷史,亦有介紹各種教養模式,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以及家長與孩子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