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岸線,自開埠以來歷盡變化,維多利亞港愈見「收窄」,港九兩處距離拉近不少,但終歸還是一水隔天涯。今天,「過海」的選擇特別多,每天通勤的乘客可選擇四條穿梭海港的地鐵路線,駕車人士亦有三條隧道選擇;倘有閒逸時間,也可選擇最原始的渡海小輪。
還有一款過海的交通模式漸被遺忘,大多數人以為早成歷史,不復存在。
那就是汽車渡輪。
在海底隧道建成通車前,維港兩岸的汽車跟人一樣,要過海,就要上船。一輛輛大小不一的汽車齊齊駛上船艙,乘着風跨過大海,四周景致無遮無掩讓你看個夠本;經過十數分鐘船程,渡輪抵岸後汽車便各散東西。這樣的情景,買少見少,皆因汽車渡輪的服務對象已不是大眾;而且,繁忙的都市人,也沒有這份閒情逸致吧。
昔日本港最大規模的輪船公司油蔴地小輪,是首家在港提出汽車渡海概念的企業,早在三十年代已購置首批載車渡海小輪及興建汽車渡輪碼頭,盛極一時,全盛期擁有十七艘船,經營之航線遍及港九離島。隨着戰後經濟起飛,擁車一族漸多,駕車過海需求亦大增。港九各大汽車渡輪碼頭,不論晝夜,總是排着長長等候上船的車龍,等候被泊岸的汽車渡輪吞噬。即使海底隧道(簡稱紅隧)在七二年通車,汽車渡輪仍能發揮疏導車流的作用。只是,東西兩隧在八、九十年代先後通車,讓汽車渡輪使用率大跌,為其帶來致命一擊;一九九八年,來往北角至九龍城的最後一條常規汽車渡輪航線停辦。
今天,汽車渡輪其實依然存在,但一般人也未必有幸成為座上客。油蔴地小輪仍經營兩條服務運載危險品車輛的汽車渡輪航線,分別來往北角及觀塘和北角及離島梅窩。這兩條碩果僅存的航線仍能保存至今,只因運載危險品車輛礙於安全問題不能駛經所有隧道;坐船過海,是唯一選擇。
昔日熱鬧的汽車碼頭,今日變得冷清,等待上船的危險品車寥寥可數,班次亦變得疏落。在北角的汽車碼頭走走,不難發現一些見證當日繁盛景象的蛛絲馬跡;以前,汽車碼頭分兩層,上層是小車下層是貨車;現在,由於不需運載小車,走往上層的天橋被腰斬,只剩駁口位置的痕跡,而汽車渡輪的上層都已改成一排排座位。
平日黃昏,會有一班從北角駛往觀塘的汽車渡輪。這天,筆者有幸成座上客,只是載着一輛運油車,漂泊在海港中,靜靜地浮游至對岸,待司機把運油車徐徐駛走。這趟十二分鐘的旅程,對職業司機和船上職員來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卻勾起筆者對以往乘坐汽車渡輪的景象。
依稀記得,兒時曾隨家人體驗過一次汽車渡輪,父親把車泊好後走出車廂,帶着我到船上的小賣部吃熱騰騰的餐蛋麵,在甲板上邊吃邊注視着與船身並行的波浪,頭髮不知不覺地被吹亂了。現在回想,那半硬半軟的麵條其實很難吃,但那種混雜海水鹹味的味道卻令我深刻。廿多年過去,再次登船,在空洞的上層船艙裏,嗅着海的味道,頭髮再被風吹亂,餐蛋麵卻消失了。
那一頓餐蛋麵,對一些認為時間就是金錢的駕駛者而言是一種奢侈,所以他們都改行七十五元一程的西隧了。
這個城市再難容得下那頓餐蛋麵。
PROFILE
周耀恩
觀塘職業訓練中心攝影系畢業,從事傳媒攝影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