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世上第一個真人show,它都是世上最長壽的連續劇,而且不是每一兩年推出系列的新一輯,是逢七年更新一次,
拍足五十六年。
厲害卻並不是上述兩項,是這series拍攝的原意,根本不是真人show,也不是連續劇。
它,《Seven Up!》,本是一部一次性的紀錄片,導演Paul Almond純粹希望拍一套電影,關於美麗的七歲(making a beautiful film about being seven),誰知當時負責到英國學校捕撈學童的資料搜集員Michael Apted另有主意。他想狠狠地拍一個關於階級的作品,鋒利地剖視一下起跑線這東西。
含着銀匙在金光跑道起飛成長,是否比起那些生於工人基層家的孩子,一定會有先天優勢,前者飛黃騰達寫在前頭,後者營役平庸注定踉蹌跌撞?
想拍一部紀錄片來確認「七歲定八十」。
一九六四年,《Seven Up!》找來十四名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男的女的接受訪問,個個純真可愛,心直口爽,談天說愛講將來。口音、衣著、談吐、就讀學校,一一反映出身背景,是不爭的;然而孩子階層雖然不同卻都有共通:七歲,全都童言無忌,活潑無慮,看不出也說不定,將來誰比誰優秀,誰比誰成功快樂。可能性是屬於他們的。Who knows?
當年還是黑白製作,七歲時都陽光燦爛。本來,故事就停在他們美麗的七歲。但Michael Apted不就此罷手,從導演手上把《Seven Up!》接手,每隔七年去找回同一批孩子,再訪問一次再拍攝多次,整個製作變成了連續的《Up Series》。七年一閏,持之以恆,五十六年來推出了《14 Up》、《21 Up》、《28 Up》、《35 Up》、《42 Up》、《49 Up》、《56 Up》,到最新的《63 Up》。
Richard Linklater的《Boyhood》,數年前贏盡國際電影大獎,因它史詩式地用了十二年去拍一個孩子由六歲至十八的成長,同一批演員,實時年長了十二年去拍一個故事,很大工程很實驗。其實《Up Series》的同樣原創性來得更早更實時更長久。
可惜《Up Series》起初非常小眾,連在英國本土也未引起很大回響。我知道它,是因為大學一年班的心理學課堂,教授選了《7 Up》來播,已是影片推出後幾十年後的事了,作為不記得是兒童心理學,還是behavioural psychology的教材。一看着迷。
我很想知道他們後來如何,可惜不論在香港還是在加拿大,想很難找其餘的”epidsodes”。當它不過拍了三、四次時,並未成為一件壯觀的事。九十年代後期有了Amazon,找影視作品容易了,《Up Series》都不易找,就算一九九一年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把它選為「永遠的電影十大」。
我到處找,發現系列之中舊的作品都不出碟,新一點的只出VHS錄影帶(!)。天。好,我照買,還為它保留了一部「VHS錄影機」。係愛呀哈利。
後來慢熱的紀錄片終於愈來愈受國際關注,有年終推出了由《7 Up》至當時最新一輯的DVD Box Set,守得雲開。自此我一再推介給朋友、讀者,看過無不讚好、無不動容。
《63 Up》了,十四個小孩的大半生,在我們面前由童顏到白髮,青、中、老,學業事業愛情家庭健康,高低得失結婚離婚生仔,悲歡離合全真人show。一幕幕令看官心碎,令自己失望,如願如意,死去活來,都是真的。最新這輯,六十三歲,一個「孩子」已經死了,一個快要死去(有癌症)。人生有幾多個七年?還好七十九歲的導演還健在。七年後呢……
其中一名叫Neil的男童,廿一歲時輟學、潦倒,廿八歲大好年華是無家的路宿者,眼神散渙、身體語言紊亂、隔着熒幕看也會痛。其他有上流社會的富孩子,果然名校畢業、果然名成順逐。階級在英國似乎相當具決定性。
我不打算逐個孩子的人生去和你講,希望你有興趣自己去感受。五十六年來,他們有些每次都參與拍攝,有些拒絕過後下次又願再受訪。人生,像人性一樣,都是拿不準的。
每七年,我便推介這作品一次,關於成長、時間和人生。今次,想起這句:”If growing up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ideas and dreams about what life should be, then maturity is letting go again”。
成長,是關於失去一些幻想,拾起一些妄想,再看看收支和心理最後是否平衡。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