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形式是載體,其可能的內容,絕對會受形式所影響。現代舞一向便於傳播抽象的觀念,肢體的力量,觸及的可以是語言難以觸及的曖昧處。但如果現代舞要談及一些更具體的議題可行嗎?
以季節作為主題,今次舞作《易季》不只是由三位編舞家用同一主題創作的作品,更加是一個舞蹈交流的計劃。香港的城巿當代舞蹈團(CCDC)與澳洲艾斯普森舞蹈團(Expressions Dance Company, EDC)合作,共花兩年時間籌備,編舞家黃狄文、娜泰莉.維亞(Natalie Weir)及陳小寶(Kristina Chan)相互前往兩地交流,並得出三部獨立的舞作。
「利用現代舞來談環境這樣的大議題,好像是有點太宏大了,但我就覺得為什麼不呢?」來自澳洲的獨立編舞家及舞者陳小寶這樣說。在香港出生、澳洲長大的陳小寶,一直在澳洲發展舞蹈事業,曾得澳洲海普曼獎,這次她重訪出生地,就以《夏》為題,探討人的身體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這次我與城巿當代舞蹈團的舞者合作,這讓我發現兩地舞者的不同。」她說,「當然,在澳洲也有這樣的舞者,但我覺得這裏的舞者比較傾向用多點的動作去表達。但我想,為什麼一定要不停在動呢?許多時,靜止都可以用來表達,你可以在掙扎、在思考。」
澳洲香港合作
「澳洲的現代舞,其實都是由小規模的觀眾支撐。」陳小寶說,「政府的資助也多集中於芭蕾舞等傳統藝術。在這環境下,澳洲的獨立編舞家要繼續創作是困難的。」她說墨爾本的現代舞發展比較好,但近年政府的資助不斷減少下,獨立編舞家沒有舞團幫助就更難生存,不過她卻認為獨立編舞卻是一條可發展的路,「像這次的計劃,可以讓我有機會交流、創作出新的作品。這是獨立編舞的自由,那可以讓編舞家發揮更多的想像力。」而澳洲的多元文化,也讓澳洲的現代舞,漸漸發展出與歐洲不同的景觀,「澳洲與亞洲是有結合的,澳洲大量的亞洲人口讓文化可以混合起來,有更多與歐洲不同的新事物出現。」
她的作品《夏》是一部回應全球暖化的舞作,以舞者節約的動作去回應氣候變化,而同一節目的另外兩位編舞家,則用迥異的方式切入同一命題。香港代表黃狄文的《尋常》,作品以季節作為隱喻,帶出的是在都巿之中人際關係的更迭,重點放在都會中的人情冷暖;而來自澳洲艾斯普森舞蹈團的藝術總監娜泰莉.維亞,則取材自同樣抽象的音樂──由作曲家李希特(Max Richter)重譜韋瓦第(Vivaldi)的《四季》為配樂,以較具爆炸性的動作,去呈現四季的變化。而這合作計劃的成果,在香港作出首演後,亦會在澳洲、北京演出,讓大家可以看到澳洲與香港兩地的現代舞交流,可以得出怎樣不同的果實。
具體的抽象呈現
音樂與舞蹈的抽象性質有類似之處,但其實它們不時都會用來呈現一些較具體的主題。今次娜泰莉.維亞選用了韋瓦第的《四季》為配樂,而《四季》正是最聞名的標題音樂之一。
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一般指以非音樂元素為主題的音樂,會嘗試用抽象的音樂,呈現如自然、詩歌、故事甚至各種實物等主題,如理察.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普羅高菲夫的《彼德與狼》等。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易季》
日期:6月1至2日晚上8時;
6月3日下午3時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費用:$250、$180
查詢:3761 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