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設計獲獎 讓難民活得有尊嚴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道設計獲獎 讓難民活得有尊嚴 

16.03.2017
希臘Lesvos安置了過百個Better Shelter,用作難民臨時住所、辦公室以及醫療援助診所。
Better Shelter的內部。
宮城縣災難復原公共房屋項目,設有「綠色道路」無障礙的行人空間,連接社區。
「紙張分隔系統」把大型臨時收容中心劃分成一個個獨立空間。

「當我們為Better Shelter的設計得獎而高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意識,它是針對難民危機造成的人道主義需要才設計的。」Better Shelter 的發起人Johan Karlsson

生活在「福地」香港,我們總是習慣以為,天災人禍離自己很遠。以下幾個國際設計大獎均頒給和難民及災害救援相關的設計項目。如果說設計的目的是解決問題,這些設計除了解決難民的生活所需,更重要的照顧他們精神及心理需要,讓難民在流離失所的飄泊日子裏,也能活得有尊嚴。

Beazley Design of the Year

Beazley Design of the Year由倫敦設計博物館設立,IKEA基金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合作的Better Shelter項目連奪年度設計及年度建築設計兩項大獎。
Beazley Design of the Year由倫敦設計博物館設立,IKEA基金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合作的Better Shelter項目連奪年度設計及年度建築設計兩項大獎。

顧名思義,Better Shelter旨在為流離失所的難民提供更理想的暫時安居之所,其過人之處在於集堅固、耐用、易於組裝和運輸等多個優點於一身。一如IKEA最擅長的扁平化包裝設計,每個Better Shelter分成兩個箱子包裝,共重169公斤,折開後只要由四人人手組裝,花上四至八小時便可完成;雖說是臨時居所,基本設施一點也不馬虎,有窗、有門、有鎖、有LED燈,17.5平方米的空間足夠給五人居住。單是2015年已有超過一萬個Better Shelter被運到世界各地用作人道救援。

「當我們為Better Shelter的設計得獎而高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意識,它是針對難民危機造成的人道主義需要才設計的。」Better Shelter 的發起人Johan Karlsson這樣説,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設計初衷。
「當我們為Better Shelter的設計得獎而高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意識,它是針對難民危機造成的人道主義需要才設計的。」Better Shelter 的發起人Johan Karlsson這樣説,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設計初衷。

What Design Can Do: Refugee Challenge

荷蘭設計組織What Design Can Do和聯合國難民署、IKEA Foundation共同發起Refugee Challenge,以設計的方式介入錯綜複雜的難民問題,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共六百三十一份計劃,最後選出以下五大創新設計方案:

Makers Unite

02

協同設計項目Makers Unite,由難民和歐洲當地人合作,一起收集希臘沿岸的救身衣和偷渡船隻等廢棄物,然後升級再造成有經濟價值的新產品。過程中,難民得以重拾自信和尊嚴,並且和當地人建立社交網絡,過上全新的生活。

Eat & Meet

03

由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及城市規劃師組成的Eat & Meet團隊相信,食物是認識陌生人和其他文化的第一步,便把巴士翻新改裝成美食車,讓難民製作和售賣家鄉傳統小吃,一來給與他們自力更新的機會,二來則藉飲食交流打破和當地人之間的隔閡。

AGRIshelter

04

AGRIshelter流動營舍採用環保物料製作,易於組裝和移動,耐用和成本低廉,還提供了種植食物的可能性。不需太多技巧,只要花上數小時,便能完成面積三十五平方米的單位組裝,是解決難民住房短缺問題的可持續方案。

The Welcome Card

05

The Welcome Card智能歡迎卡利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讓難民查閱庇護申請狀態、移民機構和相關組織的官方信息,以及還語言課程、交通等資訊的詳細信息,掌握充足生活資訊大大有助他們適應新環境。

Reframe Refuges

06

大家對難民的印象或多或少由主流媒體塑造而成,因此Reframe Refuges給予難民一個電子平台,分享他們真實的生活和情感,用有血有肉的另一面,打破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

Good Design Award

災難復原公共房屋項目Disaster Recovery Public Housing

07

今屆日本Good Design Award的金獎得主之一,是手島浩之(Hiroyuki Teshima)負責的災難復原公共房屋項目(Disaster Recovery Public Housing)。集體搬遷是災後重建措施的重要一環,這個位於宮城縣岩波市公共房屋項目由四十四個單位組成,每個單位都包括浴室和廚房,其餘四分三的面積則用作生活空間。共享式的露台連接到名為「綠色道路」的無障礙的行人空間,形成社區網絡,促進居民之間的溝通和連繫。

紙張分隔系統Paper Partition System

08

自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後,Good Design Award增設了「救災重建設計」特別獎,今屆得主是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研發的紙張分隔系統(Paper Partition System)。每當大型災害發生的時候,災民通常會被集體安置在一起,往往要並肩席地而睡,不但缺乏私人空間,也不利環境衞生。有見及此,細心而體貼的阪茂設計了可以輕易組裝的「臨時房間」,只要利用紙管作結構框架,掛上如窗簾般可以拉起放下的布料,就可以把臨時收容所分隔成一個個獨立空間。另看小這一點私人空間,其實大大方便了災民換衣服、休息睡眠等生活所需,也能讓他們繃緊的精神得以稍微放鬆。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