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貨櫃屋的討論,曾經是鬧哄哄的,被想像為次等甚至三等徙置區,是無法解決土地問題而衍生出來的臨時代替品,但走進德國設計公司Containerwerk的貨櫃內,卻又有另一種感受。
這些貨櫃,都是二手的。過去十多年,它們把貨物運送到世界各地,退役後,竟迎來了第二春,搖身一變,成為了讓人居住的房子。Containerwerk把貨櫃翻新,站在裏邊,完全沒有身處於貨櫃內的感覺,偌大的圓形玻璃窗,讓陽光透入室內,家具都是簡潔而實用的。
漂泊的人 移動的居所
示範室有兩層,從地面走上一樓的小貨櫃,通過貨櫃頂,頂部成為了一個小陽台,然後進入另一個居室,整個設計能夠有效地利用貨櫃的內部與外部,亦因為貨櫃是一個長方立體,室內的佈局無疑更人性化,每個角落都能使用。設計強調”micro-living”,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居所空間,已經相當不錯,絕對不能說是微型。一個愜意的生活環境,固然不能太小,但舒適與否,也不一定要跟面積掛鈎。
想起貨櫃碼頭那些被吊起的貨櫃,就如積木般,可以隨意、隨時被調動,Containerwerk的設計概念,源於相信我們已進入了在小立方體內生活的時代,這種居住模式,大概是隨「世界公民」愈趨普遍而發展出來的。
人們經常游走於各地,先在北京工作兩年,然後又在哥本哈根生活一段時間,再到紐約去跟某間公司合作,一直無法停留在固定的地方工作、生活和終老,而貨櫃屋作為一個流動的住屋概念,正好應運而生。房屋從來也是為了解決人類生活而存在的產物,而非被人利用作投資和買賣的商品。
同一個貨櫃 不同的人文關懷
流動至各地,貨櫃屋更毋須使用當地的基建,有太陽能板提供電能之外,更設有內置的污水廢物槽。進入第二階段的研究,他們還會加入污水處理系統:其中一個企劃,就是為朱古力品牌Rausch,在哥斯達黎加的可可種植場裏,建立一個獨立的辦公室及居室,讓使用者在杳無人煙的熱帶森林中,擁有一個能自給自足、合乎環保原則的「家」。
貨櫃屋的構想,不是香港獨有,但為何在香港提出,卻被人質疑?不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也非關屋內是否由星級設計師設計,而是你總能看得出每個設計背後的原因,感受到設計師為了解決人類和大自然所面對的問題,而構思出來的設計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