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韓麗珠
熱門文章
韓麗珠
微物碎語
ADVERTISEMENT

韓麗珠專欄:拾荒的人

25.07.2018

他們都是被丟棄的人,必須透過撿拾至少一個人來填塞自己身上虛空的洞。

婆婆喜歡拾荒,她具備洞悉他人困境的天份。她拾獲的並非物件,而是落難的人。她首先把一個因為自衞而殺掉丈夫的女人和她的情夫藏在自己的家裏,後來又收留了一個欠缺家的溫暖而必須逃離家人的少女。或許,作為被丈夫拋棄的人,沒有人比婆婆更能包容人心裏某個猥瑣而黑暗的角落,並投進適量的憐憫。曾經被丟棄的人,都會長出柔軟而帶着暖意的影子,成為可以讓匱乏之人棲居的處所。婆婆把撿獲的人,藏在獨居的單位內,以遺孀的身份每月得到生活津助(有時候,創傷可以成為滋養自己的經歷,受害的身份又帶來具體的財富)。

女人的情夫撿到鄰居的女童的時候,女童在寒冷中已捱餓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們忍不住用炸薯餅和即食麵餵養她。女人看到這個被母親虐待的女童,曾經恨透自己母親的心,忽然被溫柔包圍,並且扮演了理想母親的角色,對女童格外親厚,只是因為她們的手臂上都有着相似的,被虐打的疤痕。

少女在工作的色情場所撿到有自毀傾向,而且不善言語的少年,生活便充滿了新的色彩。只有被女人和情夫撿到,並當作兒子般撫養的男孩,從沒有撿獲什麼,他心裏的洞始終是空蕩蕩的,最後只有通過出逃同時令這個假的家庭瓦解,生活才能出現新的可能性。

撿拾其實是一種創造。婆婆、女人、情夫和少女,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給自己創造了比真實更美好的假的家人,以及唯有在家庭中才能建立的信任和愛。然而,當我躺在漆黑電影院的沙發椅上,看着戲中假的家庭,一起到海灘游泳,手牽着手,一起跳過湧至的海浪,我無法相信這種虛幻得非常美好的假裝,具有足夠的說服力,畢竟,沒有經過考驗的實驗,說不上是成功。我想到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幻之光》,由死亡帶來的陰影,總是昏暗的天色,女主角對丈夫突然自殺不解的神情,只有小量的對白,沒有準確的計算,相較之下,《小偷家族》很世故很聰明,令我無法輕易投入。幸好,接下來,假的家人被拘捕,各自遭受警方的盤問。經過試煉的人性,暴露了缺陷,於是,呈現了真實的重量。

撿拾無法帶來任何經濟價值,因此,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裏,它不被允許,路上拾遺,被視作偷竊。在電影裏,他們真正竊取的,是親情和身份。女人最後自願承擔所有罪名入獄,因為犧牲,沒有經過生育的她,完成了某種只有母親的包納一切才能達到的使命,假的家庭也通過離散而抵達了精神上真正的結合──男孩在巴士上回頭看着車窗外拚命追趕他的男人,並以唇形喚出從未說宣之於口的話:「爸爸。」

或許,無論那個家庭,是不是以血緣來維繫,分離都是唯一的出路。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