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二〇二〇年,「八十後」奔向四十歲,年紀最輕的,三十而立。想當然,但也可能接近事實,沒有一個「八十後」敢說自己成功。做了議員,做了高官,做了作家,賺了大錢,好像都很難找到一個願意承認自己成功的人。他們寧願相信自己是永遠的「失敗者」,在「八十後」的詞典裏,「失敗」更像是一種讚美。
「八十後」,從來無關世代,而是一種心態。重讀「80後六四文化祭」的宣言,第一句就是「我們永遠保持年青」。一個九十歲的老人家,也可以是「八十後」。「八十後」,曾是天星碼頭衝上勾機的熱血前鋒,今日變成鎮守尾門的後衞。「八十後」,當年還是旁觀的花生友,對世事不聞不問,今日卻落場加入前線,為了一場不會成功的罷工而哭泣。
每一代年輕人,只要稍稍有一點不一樣的抗爭,在上一輩眼中都是「廢青」,都會遭遇惡評。實際上,以結果論輸贏的話,就社運而言,八十後好像從來沒打贏過一場仗。蔡芷筠笑言:「我哋係八十後成日失敗青年。」
著名劇作家Samuel Beckett說過,”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青春歲月過去,但八十後永遠保持年輕。如果有人說他們「真失敗」,他們的回應多數是一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