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少年遊於潛山農村,後來回到城市,因一趟「偶然中的偶然」,來到香港,自此改寫一生。他的人生歲月,正與時代世變相繫。
一九三〇~一九五九
1930:生於天津,祖籍安徽潛山。生時母張韻清亡,父為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余協中。
1937:七七抗戰,回潛山故鄉官莊居住九年,十二歲前上私塾讀書。
1947:考進中正大學歷史系,首次接觸國學大師錢穆的《國史大綱》。
1949:考入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同年肄業。
1950:家人因戰亂分離,余英時赴港探親。在回程火車上,遇上突發故障,期間下定決心留港。轉學新亞書院,其時校舍位於深水埗桂林街。
「從燕京大學轉入新亞書院,從北京移居香港,這是我生命史上一個最重大的轉折點:我的人生徹頭徹尾地改變了。」—《余英時回憶錄》
1950-1955:師從錢穆、唐君毅治學,為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加入《人生》、《自由陣線》、《中國學生周報》等編輯部,並在多本香港刊物發表文章,曾以「艾群」為筆名。開始出版早期著作,包括《近代文明的新趨勢》(1953)、《民主革命論》(1954)等。
「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引以自傲的事。因為錢先生的弟子儘管遍天下,但是從口試、出題、筆試、閱卷到錄取,都由他一手包辦的學生,也許我是唯一的一個。」—〈猶記風吹水上鱗—敬悼錢賓四師〉
1955:獲錢穆推薦,成為「哈燕社訪問學人」,以無國籍人士身份,於啟德機場乘泛美航空公司飛機赴美訪哈佛大學,為新亞研究所派赴國外留學之第一人。
1956:轉為哈佛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漢學家楊聯陞研究中國古史。
1959:發表論文〈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為研究開始轉向的例子,此文後收入於著作《士與中國文化》。
一九六〇 ~一九八九
1962:於密西根大學執教
1964:與知名教育家陳雪屏之女陳淑平結為夫婦
1966:受聘為美國哈佛大學正教授,任教十一年。
1967:出版首部英文專書《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 A Study in the Structure of Sino-Barbarian Economic Relations》
1974: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3-75: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親歷中大改制浪潮。
1976:出版著作《歷史與思想》,是在台灣刊行的首部論文集,自此開始全面轉用中文著述。
1977:出任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
1978:以美國漢代研究訪華團團長身份到中國大陸訪問,此後再無踏足故土。
1987:出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至二〇〇一年六月榮休。
一九九〇~千禧後
1990:寫下〈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及〈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探討知識人於變局中的歷史定位,文章影響深遠。
1991:擔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
2003:發表共七十萬字之鉅著《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為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合研究。
2006: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為首位亞洲歷史學家及首位以中文作學術研究的學者獲得此獎。
「如果歷史是一種指引,那麼中西文化之間在基本價值上似乎存在着大量重疊的共識。中國的『道』畢竟就是對共同人道和人類尊嚴的承認。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堅信,一旦中國文化回到『道』的主流,中國相對的一系列問題也將隨之而終結。」—克魯格人文獎授獎詞
2007:獲頒日本關西大學名譽博士
2014:成為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並赴台出席頒獎典禮,及後委託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獎助人文研究之年輕學者撰寫專書或博士論文。
「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份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主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學界已久推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第一屆唐獎頒獎詞
2021:台灣中研院發布公告,余英時於八月一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九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