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賣的是『服務』──懶惰是人的天性,我就是來解決『懶惰』帶來的後遺。」
「做湯包,用好料份屬基本;若然主打『真材實料』,實在不智!」
「我的湯方不是什麼『機密』,能夠隨時寫給你;難在現代人愛走捷徑,不肯從基本下苦功。」
才半小時的閒聊,本地新進湯包品牌「百草湯料」主理人黃建恒(Joe)以一派輕鬆的口吻,接連拋出對現代湯包的看法,句句雋語,讓人聽得會心微笑。
「為什麼你會在去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投入湯包生意?」我問。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未必賣湯包。」Joe說。
從「廣告人」轉為「做湯人」
原本從事廣告業,後逢社會運動、疫情衝擊,Joe成為斜槓族,平日四出接案,閒時協助太太打理父母的湯料店生意,因而踏進湯包行業。「原本我就只愛喝湯,最愛是杏汁豬肺湯。」他說,鰂魚涌炳記飯店的出品,頗得他心。
小店請人不易,Joe投放的心力愈來愈多,不但每天駕車到不同新界農場及粉嶺菜欄買料,更主動開發網店平台,擴充生意規模。他喜歡跟客人私訊互動,了解他們的口味,不斷精進配方,至今已累積超過一百個家常湯譜。
這天在元朗工場內,Joe熬着兩大鍋例湯,蒸氣簇擁,他的額角正冒汗。素湯「南瓜淮山甜粟米百合猴頭菇」是他其中一款得意作,用猴頭菇賦味、淮山賦厚度,入嘴濃香不遜肉湯,扭轉老一輩認為「素湯就是無味」的偏見。「新奇,從來不等於奇怪!」說着他又丟出一句諺語。
「杏汁豬肺湯」是Joe的拿手好戲。他與太太在家實驗無數次,終於敲定了現時的配方,用霸王花代替部分菜乾,又加鮑片、小元貝提升香氣。之後的搾取龍皇杏汁也有學問,他叮囑,用手提攪拌機時要慢速打碎,以免過熱生產苦或焦味;必須勤隔渣過濾,讓杏汁變得稠滑,不能偷懶加鮮奶,「一定要有耐性。」
良莠不齊的背後
疫情之後,賣「方便」的湯包蔚為風潮,唯質素良莠不齊,常為人詬病。Joe指出,做湯包的困難有二:一是如何將在家熬製的實驗湯品,順利倍大成生產分量,「尤其湯有材料如粟米、栗子、印度椰子等,經翻熱後都會變甜,所以設計湯譜時,須提前『計算』味道。」二是儲存及衛生問題。他說,坊間湯包多用兩種處理法:高溫消毒及低溫速凍。前者保鮮期雖較短,但勝在加熱後即能飲用;後者則經-45oC速凍約三小時成「湯磚」,鎖好味道,往後客人則能置於冰箱長達一年,「不過成本遠高得多──一部速凍機便需十萬元。」他補充,無論採用任何一款處理法,大前提是必須把湯包封好,「湯包味道變了,是因為湯與空氣接觸了。」
以解決客人疑難為己任,現階段Joe顯然樂在其中,「最近有客人跟我說,她的孩子原本不喝湯,但卻願意試我們的田七海馬湯,聽着便有成功感。」他喜孜孜地分享。在他眼中,「湯」無疑是大度的,不但能容納新形態,以方便的新姿態接近現代人,傳承粵菜智慧。而湯,也能容納新食材,賦色賦味,又或者是他的轉型故事,或是那能屈能伸、柔韌有餘的處世哲學。
百草湯料
https://www.soup4health.com.hk/
9777 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