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救世軍
你尚未有任何收藏。
熱門文章
救世軍
救世軍
ADVERTISEMENT

【救世軍專欄】AI世代 • A級家長

28.02.2025
梁婉珊(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校長)
whatsapp-image-2025-03-04-at-15-18-35

教育的重要性是要與時並進,培養下一代的人才。隨着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不管是生活上的瑣事,以至工作上的資料整理及分析,皆可以由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代勞;因此,人類的能力和價值,不再只是局限於處理重複性和標準化的工作,而是要超越機器。在現今的AI世代,對於評核個人的能力標準,也在改變。傳統的標準會重視年齡、性別和經驗等作為參考,而現代則重於「持續學習能力」。

AI世代下的新一代

那麼什麼才是未來人類的價值?我們又應如何培養孩子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去面對AI世代?現代教育就是要發揮孩子的潛能,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以誘發其學習動機,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以獨特的見解去思考問題,提升創意,發展解難及適應能力來探索新事物,追求新的知識,這些能力將是培育新一代的重點。

家庭教育與AI世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如何裝備孩子進入AI世代?家庭教育又發揮甚麼作用?

1.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

良好的家庭教育建基於和諧的親子關係,為孩子提供愛與情感的支援,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助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能放膽地探索世界及持續進行不同的學習。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失敗,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能讓孩子在錯誤中吸取經驗,發展解難技巧,而家長的支持和鼓勵, 正是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動力。

2. 孩子的學習「一切由感知開始」

在孩子由出生開始,便會用五官感覺、前庭覺和本體覺去認識周圍環境,探索世界,所以在他們的早期教育中應是「一切由感知開始」。以感官去認識身邊的人與事,意即讓他們「動手做」,從做中學,有助刺激孩子的腦部發展,建立基本的認知能力,引發他們對周遭環境及事物的探索興趣、好奇心,成為學習的動力,才能成為「持續學習者」及建構未來發展高階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父母要學會「忍」,不要讓孩子假手於自己,也不要即時提供答案給他們。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自己的事做自己做,並從旁鼓勵,適時提供協助,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適應能力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引導孩子善用電子學習

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不讓他們接觸電子產品,似乎是不太可能。家長可以在旁監督,鼓勵他們適度使用教育性學習工具和遊戲,有助廣闊他們的學習層面和模式。不過,限制幼兒使用屏幕的時間也是必須的,根據衛生署建議,2至6歲幼兒,每天不應使用多於2小時。

4. 培養孩子的批判思維

「批判思維」是發展高階思維其中一項要素。在生活中,家長可以透過伴讀繪本及觀察生活環境中作出提問,與孩子進行討論,引導孩子多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過程中,讓他們學習聆聽、尊重及接納不同意見,與孩子一起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鼓勵他們表達意見,想出不同的點子來解決問題。

隨着AI人工智能的發展,網絡世界有着許多AI生成的資訊,難辨真偽;這樣更加需要家長與孩子透過日常所見所聞的討論,去傳遞正面的道德和價值觀。批判思維有助孩子建立分析問題的正、反面的能力,作出正確及負責任的決定。

5. 重視人際關係的互動

AI依靠數據及演算分析來處理問題,缺乏情感交流;因此應該多鼓勵孩子參加團隊活動,提供機會讓孩子與同齡、朋輩相處,透過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有效地溝通、協調和解決問題。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這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職場中更好地適應和發展。

6. 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

孩子天生擁有無窮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要激發他們在這方面的潛能,需要成年人為他們提供思考空間。他們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可透過提供多樣性和低結構的材料,鼓勵他們自由地進行藝術創作及遊戲,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家長的開放式提問,也能擴闊孩子的思考空間,多鼓勵他們思考及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在過程中獲得正面的回饋,除了有助提升創造力和想像力,也能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鼓勵孩子與同伴合作進行創作,過程中互相交流想法,讓孩子體驗創作的多樣性,集思廣益,豐富自己的創作內容,提升個人的創意及想像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及積極的學習動機是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共同目標。我們期待與家長一起配合AI世代的特點,塑造孩子成為具備正向價值觀、責任感及合作精神的新一代,以使他們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發揮個人的特質。鼓勵孩子持續學習新知識、技能和工具,與科技各自發揮優勢,提升自我能力及肯定自己的價值,成為AI世代新人類。

梁婉珊(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校長)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