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港府刊憲修訂馬鞍山分區計劃大綱,公佈在馬鞍山郊野公園綠化帶劃出八幅土地,用作住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相關地段毗鄰馬鞍山郊野公園,最近的發展位置與郊野公園,只相隔10米,被批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受影響的,還包括一條承載了人情與歷史的馬鞍山村。四、五十年代國共內戰,引發逃亡潮。大批農民及軍人逃至馬鞍山礦村,為生計成為礦工,逐漸組建出自成一角的獨特小社區,教堂、學校齊備。既是香港礦山開採史上重要的一頁,還見證了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的大時代變化,歷史價值無法取締。村內礦場五個建築,均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及三級。可以想像,一旦確定改劃,原來完整的社區關係與文化歷史,都會被無情抹走。
原納入「文化遺產」欄目,別具歷史意蘊的舊礦村,忽然在2009年被剔除,如今更面臨滅村未來。是不是一定要摘去鮮花,才能種出層層疊的大廈?文化保育,是否永遠要為城市發展犧牲?
今天,就來談談有關馬鞍山村基督教堂的保育。
天主教和基督教,對馬鞍山村有着特別的意義;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量難民湧來香港,香港人口以倍數增長,為本土工業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而人口暴增,政府的福利資源亦像九個煲蓋蓋不了十個煲,宗教團體和志願機構因而擔起了社福界的重要角色:1952年聖方濟會派了比利時籍的胡文義神父前來馬鞍山建教堂,在礦區開辦義學,在小山頭上建了一個小教區,當中包含了聖堂、修道院和聖若瑟小學。
馬鞍山村的寮屋羣,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年代的礦工以碎石和木板和鐵皮搭建而成,從全盛時期的數千間,經過多年的雨打風吹,不少廢置了的寮屋早已塌掉,聖堂是村內相對穩固的建築,昔日每有颱風來襲,聖堂就是村民的避難所。
踏上窄小的石級,經過尖拱門框,來到一座簡單的歌德樣小聖堂,周日彌撒早已停辦,煙火氣卻仍盛。事關過去在山上服務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2015年完成了其中三座舊建築的翻新,並命名為「鞍山探索館(恩青營)」,期盼市民藉以認識礦村發展歷程,甚至體驗山上生活。
教堂經活化後,已沒有從前似要倒塌的頹敗景況,光潔如新地,集合了教育活動及文化導賞。以昂平大草原為目標的山友,一般都會途經此處,淺嚐採礦歷史的甘醇。甘醇來自「礦工cafe」,裝潢、菜色、餐具等全貫徹礦場主題,別具風味。腐乳饅頭,是以前礦工常吃的充飢品;礦石曲奇,加入竹炭粉與巧克力顆粒,形似鐵礦石;最解渴的,要數那杯手沖礦工咖啡,花香清甜,略帶酸澀,豐富的層次彷彿隱含昔日礦工的辛勞生活。
常說保育,怎樣才算好的保育?比起大規劃清拆及重建,似乎保留建築原貌,把歷史的養分注入新用途,更能建構跨世代的社區聯繫。趁馬鞍山村還在,且仍有人,願意致力守護那段老去的歷史,只能多走幾趟昂平,把礦村的與世無爭,深深記在心裏。
鞍山探索館
開放日期:逢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入場:免費
交通方法:於新港城中心第四期地下(鞍祿街)村巴站,搭乘 NR84 或的士。山友則可在馬鞍山恆安邨或耀安邨,沿馬鞍山路迴旋處旁之馬鞍山村路上山,途中會看見「鞍山探索館 / 礦工 cafe」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