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今年是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面世一百二十周年。自從本書誕生後,夢變成了一種藝術,影響了文學和電影的創作。
今期《明周文化》邀請創作單位Storyteller合作,徵集市民的夢。
結果(可以預見),平凡的少,奇詭的多,歡鬧的少,恐怖的多。其中許多許多,既荒誕又悲哀,細味下來,居然還有一種強烈的現實感。
夢,可能是一種扭曲的鏡像,反映的是內在世界的真相。
發夢的人,最可悲的處境,不是在夢裏走投無路,而是不斷對抗可怕的遭遇,不斷不想醒去,偏偏,任你在夢中如何堅持,夢,還是在某一刻突然醒了。
醒來,或汗流浹背,或若無其事;思之,總是慄然。
《紅樓夢》整個故事都是夢。作者喜歡用諧音字,書裏的萬豔同杯,其實是萬豔同悲;一切現實,原來那麼脆弱不堪。
我們看書,看故事,拿的是做夢的牌照。當我們放下一本書時,我們失去了執照,同時離開了自己。
讀書人的工作,就是讀書,到某一刻,會有一個領悟,環顧一室書籍,那些書,記錄的不是書的內容,而是你的生命。記者的工作,很多時在記錄別人的夢,到某一刻,回顧受訪者的所有故事,有時悚然而驚,我們冒死記錄的,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自己的一切。
張帝莊
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