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華人離家久了,想念的是橙味雞、左宗棠雞、炸蟹角,還有那盛載的紅寶塔外賣盒。」
鄉愁不僅關乎個人記憶,也關乎地域。與我們想念的叉燒、煲仔飯不一樣,從美國回流開酒吧的Jonathan說,他的家族在三藩市唐人街(Sacramento Street)植根好幾代;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與家人上中菜館,吃的總是酸酸甜甜,「都為迎合美國人口味,這樣餐廳生意才能做大。」他解釋了為何美加華人都有着不同的飲食記憶。這也反映他對中餐外賣盒的認知上:不是發泡膠盒,而是印上紅寶塔的白色小方盒。
這個由美國人Frederick Weeks Wilcox申請設計專利的小方盒,散見於美加大街小巷中餐館,甚至電影、電視劇當中,儼如「美式中餐」的符碼。它輕巧、省空間、不易滲漏,利於盛裝汁醬多的中菜,「雖然盒子原名是Oyster Pail,用作放生蠔。」熱愛研究歷史掌故的Jonathan說。
倒帶至註冊時的十九世紀末,當時在美國西岸捕採生蠔的工人多來自亞洲,當中有人想到借用日本摺紙技術,以一張紙巧手折疊出一個盒,遂為設計之雛型。惟其後生蠔漲價,人們轉用更精美的器皿盛裝;而原本的小方盒則用作中餐外帶用,並主要由美國生產公司Fold-Pak量產,用SBS(Solid Bleached Sulfate,即單一漂白硫酸鹽)紙板做成一次性外賣盒。「這小方盒成本低,其物料及設計卻不易令美國人愛吃的炸物變軟爛,效益實在高。」從用家到餐飲經營者,如今Jonathan這樣「拆解」它風靡大半世紀的原因。
受氣候變遷、外食文化蓬勃,以及這兩、三年疫情推波助攔所致,如今全球外賣盒多傾向使用環保、可生物分解的物料,好回應「可持續發展」的當代命題。雖然眼前的小方盒懷舊滿分,但仍沿用着鐵線提挽設計,於分類回收層面略有失分,但它的「無縫隙摺紙設計」無疑給予後人一些設計的養分。就像由著名設計師原研哉領導的日本設計中心(Nippon Design Center),去年便釋出「易拋便當盒」設計,探索外賣盒的未來模樣。那盒身賣點是一壓就扁、不佔垃圾桶空間,同樣以一張紙折疊而成──說來,兩者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Sam Fancy
中環德己立街21號 The Plaza 3-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