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段說長非長、說短非短的光陰,要堅持不懈地做着一件事、追隨心之所向,談何容易?回望剛過去的那個十年,鉅變接踵而來,當城裏的人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迷失,心中還存有勇敢追夢的那份傻勁嗎?
一段drum cover片段近日在網上火紅 — 鼓手身形健碩,在齊全的爵士鼓前敲擊 Beyond 名曲《我是憤怒》。片中主角,正是十年前憑同一段 cover 成名的梁文軒(Eric),那時他才不過十六歲,在家中下格床以餅乾鐵罐、教科書和兩枝筆等工具自製出一套「鼓」,雖甚為「土炮」,但他仍能陶醉於樂韻中,因而贏盡網民掌聲,欣賞他在有限資源下仍願意為夢想堅持,更被喻為本土勵志故事。
十年過去,香港變了許多,當天那瘦削的小伙子也長大成人,惟獨他對打鼓的熱誠絲毫不減,更讓網民感動;這些年間,他的 YouTube 頻道已上載近四十條打鼓片段,拍攝地點由當初的睡房移師至工廈 studio,器材愈來愈高規格,技巧也成熟不少,但他坦言,自己還是像當初一樣,打啱拍子便很滿足。
若果世上真的有部時光機,Eric 最想跟那位在下格床打着 DIY「鼓」的少年說:「有什麼機會也要試下,去追求自己愛做的事。」
攝影、剪接:陳偉鑫
撰稿:惠楚生
二o一二年,Eric還是中三學生,把「我是憤怒 drum cover」上載至YouTube後聲名大噪,上過《蘋果日報》頭版,連「香港網絡大典」也有專頁記載他的事蹟;那段480p 畫質的影片,點擊率至今累計達一百三十萬。
十年人事幾番新;Eric 現在廿六歲,是位外形略帶粗獷、有點佬味的大隻仔,左手手臂更紋上偶像 Joey Jordison 肖像,跟片中穿着白色背心、以「書」代鼓的羞澀「𡃁仔」形象大相逕庭,但從他的言談中,仍察覺到他當天的影子,靦覥但真誠。
從零開始自學 自製「私家鼓」也感滿足
「我是一個鼓手,打了鼓十年。」他簡單直接地以這句話作自我介紹的開首,續娓娓道來自己十年間的經歷;現時正職從事訊號工程的他,沒有放棄打鼓夢,不斷進步,不斷突破。
提起自己與鼓結緣的往事,Eric 總是樂此不疲,愈說愈有勁。初中的日子,他跟很多同齡的人一樣,還未弄清自己的理想,興趣只是打機。「當時好迷一隊 band 叫 Mr.,上網看其他鼓手嘅 cover 時,愈看愈喜歡,我覺得打鼓是很有動感,動作很優美,會開始想接觸這樂器。」
於是他便從網上搜羅不同歌曲的樂譜,試着自學打鼓;對於零音樂底的他而言,單是學懂看譜便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幾經一番苦功掌握了基本竅門後,又有另一難關等着他 — 就是家中根本沒有鼓。他坦言自己並不是成績優異的那群,父母只想自己專注學業,不要「節外生枝」,家人並不支持他學習打鼓。
雖然缺乏物質支援, Eric 的意志卻沒有被打沉;他試着就地取材,以餅乾鐵罐、枕頭、舊課本組成他人生第一套「鼓」,亦即是當時被網民熱議的那一套 DIY「鼓」。「在我幻想中是一套鼓,但要加少少『腦補』。一開始聽着首歌,敲對了拍子,就算這套不是正式的一套鼓,當我食得中一啲位,那刻都會很有滿足感。」
無悔拍片上網 正面評價讓家人改觀
說回那段被廣泛流傳的影片,原來 Eric 當初沒打算公開:「那時貪玩,覺得幾過癮,純粹想影俾好朋友睇,一個而已,點知佢傳俾整班同學睇,有人仲放上討論區,嚇到我好快就 delete 嗰條片。」他笑言經歷學校裏同學的嘲笑洗禮,令他更放膽,「之後我再拍其他 drum cover,打完後直接upload上網,不再刪除了,當是為自己留一個紀錄。」
Eric 倒也沒想過,片段曝光後會引來廣泛評論,自己甚至會成為報章頭條人物,音樂人如 Mr. 的成員 Dash、藝人周柏豪也公開讚賞他有打鼓才華……讓十六歲小男孩有點不知所措,「但今日睇返件事,我又冇後悔過擺條片上網,主要都是一些很正面的回應,普遍都說我打破了物質上的界限去實現理想,有很熱血的感覺,其實我都不需要後悔些什麼。」
其實他亦從中得着;當時報道刊出 Eric 的事蹟後,他當然也瞞不住父母,卻令他們對自己的興趣改觀,「當條片出咗街,有報道出來後,他們的態度比較軟化,因為人們討論這件事時都是比較正面,所以他們對我打鼓的看法也改變了,開始願意讓我正式去學,俾錢我去學。」Eric 的父母其後更開出條件,只要他順利升班,便送他一個電子鼓讓他在家中練習,最後他得償所願,憑學業成績獲得家人所送的禮物。
十年間續為夢想付出 憑努力換成果
接下來的日子,兼顧學業之餘,Eric 把時間大都花在練鼓、和朋友夾 band 上;畢業投身社會後,亦沒有放棄一直堅持的理想,「長大後興趣會愈來愈多,但我的首選仍然是打鼓,這件事一路也給予我滿足感,基本上我離不開這門興趣;因工作關係,練習時間是減少了,但熱誠並沒減退,我亦很珍惜打鼓、和朋友夾 band 的時光。」對他而言,打鼓以來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合租了音樂室,讓他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夢工場。
「打鼓好似我人生上嘅一盞明燈咁樣……有時我都會諗,如果我冇打鼓,我嘅人生會做啲乜嘢呢,係咪淨係掛住打機呢?」Eric略有所思,回想起舊日:「我家姐也有彈琴,她的學業從小到大都不用家人操心,基本上是有求必應。那時年紀小,會有點妒忌,會覺得家姐成績好就要乜有乜,我成績不好,想做一件事就乜都冇。」他憶起當時的稚氣,「現在人大了,才明白妒忌是沒有用,最重要還是做好自己。」
打鼓除了讓他獲得滿足感,亦不斷讓他改變,願意為夢想付出,「付出過…時間吧,手受傷吧,打到受傷的話,試過手腕關節移位,腳就筋膜炎……我想喜歡打鼓的人也跟我一樣,不算得是什麼。」他剖白,以往自己常以三分鐘熱度對待事情,當找到打鼓這目標後,學懂以努力換取每一次的進步,在這十年間也如是。
「由當初『打書』,到自己努力讀書,順利升班後,家人贈送了一套電子鼓;之後又很努力做兼職,換取人生第一套真鼓;接着又好努力,才有人生第一個自己的地方擺到鼓,又很努力工作才買到現在這套鼓……我覺得好似逐級逐級咁上。當我有這一切再回望從前,看回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也有點感觸。」
致追夢的人:有堅持的理由別輕言放棄
年輕人在香港追夢,不易,很多時候被客觀條件限制,或被種種冷言冷語磨滅意志;十年來要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像一種修練。「夢想這回事,正是不講利益不談金錢,所以很少人講;堅持十年當然很難,但若你真的喜歡做一件事,你不會用時間來衡量,十年廿年又如何,真的喜歡做的話,不用給時間限死,你還是 keep 住去做。」
十年間的風風雨雨,Eric 也是看在眼內。潮流興躺平,環境的改變是否令港人不願再提夢想、也不敢再有夢想?「香港這幾年的現況是差得很緊要,但如果喜歡做一件事,我想再差也影響不到你去做這件事。」他也是從下格床起步拾級而上,正如《我是憤怒》中的歌詞一樣,現在終於爭返一口氣。「只要有你堅持住的理由,其實你沒有資格那麼容易地講放棄。」他堅定的續說。
在 Eric 身上,看到歲月、看到改變,但不變的還是他對打鼓的熱誠和執着。若可跟十年前的自己說句話,會有什麼叮囑嗎?「我會想跟他說,有什麼機會也要試吓,勇於去踏出第一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又想了一會,笑道:「我相信就算十年前的自己穿越時空來到現在,我想不是說什麼,應該會立即爭着坐這個位去享受(打鼓)。」
「唔好話卅六歲,我去到五十六歲應該還是在打鼓。」他說這句話時眼中有火,相信他在將來仍能保持着這份溫度,繼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