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記錄總趕不上職人的消逝速度。」當本書主編發出這樣的「哀號」時, 奇怪的是,本書呈現更多的卻不是悲哀,而是「我們曾經如此精采過」。
《香港職人》全書記錄廿五名香港職人,分成「香港祭祀」、「香港開檔」、「香港味道」、「香港維修」和 「香港電影」五部分。在移民潮與疫情的背景下,採訪者花了兩年時間, 訪問和記錄在城市中努力求存的老派職人、老行尊和「宗師」……
以為記錄消逝的事物的書,一定給人一種夕陽般的哀愁。這本書沒有。讀着讀着,反而覺得,原來一 傘一鞋,一袍一被,一豆腐,一蒸籠,一花牌,一麻雀,都是絕技。喃嘸執骨,看透生死,道具擬聲,難分 真假,人生驛旅,各有際遇,各有堅持,都書寫着一幕一幕傳奇。
遇到這本書主編、剛從日本返港的《明周》前同事關震海,連忙祝這本書「一紙風行、長賣長有」,他說喜歡「長賣長有」,很希望這本書可以像九龍城寨攝影集那樣,一直賣, 賣到今時今日仍然暢銷。他說三年前在日本遇上「港迷」插畫師小野寺光子,推動他決心完成這本書,對方說,要趁消失前,好好記錄香港,而記錄的最好時間,不是明天,而是今日。
關震海執迷於「時間」和「流 動」所帶來的意象,不免提到:「兩 年間,編輯、記者與受訪者也在『流 動』的狀態。有受訪者與記者已移民 英國,年事已高的職人失去聯絡,亦 有老店瀕臨結業……」
難得還有人留守,深信傳承不會斷絕。
看完本書,不覺得惋惜,不覺得遺憾,只是被一個一個堅持的生命感動,只是被一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物背後的技藝撼動。由這本書延伸的相關展覽剛在上月結束,與展覽同步的 「職人馬拉松」分享會,標題為「一生懸命」,這句話來自日本,意思大約是努力、拚命、竭盡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更深層的意思是,有些東西, 儘管肉眼未必能見,卻值得用生命去守護。
於是,電影道具師製作的一個特技玻璃樽打爆了主角的頭,重點不是 「玻璃」,更不是「主角的頭」,而是兩物相遇的迸裂狀態。
特技,只是特技,特技不會一輩子,只能維持於有限時空的一剎那。而特技的剎那,就是特技的永恆。
每個「香港職人」的「特技」,亦作如是觀。
《香港職人》
主編:關震海
出版:誌傳媒
售價:$228
https://hkfeaturemal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