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炸得金黃的「薯條」、配上肉排的「意粉」、淋上了醬汁的「司華力腸」、鋪滿蟹子的Risotto⋯⋯看着一桌餐點,姍姍來遲的朋友喘着氣問:「不是說吃魚嗎?魚呢?」別着急,桌上的都是魚呀!

單憑外觀,難以想像這是一桌魚宴!
突破魚蛋的框框
魚蛋,總是充滿多代人的共同回憶。魚蛋片頭河是父祖輩的至愛,路邊來一串咖喱魚蛋則是年輕人的comfort food。從外國回流香港的Hyvan也如是,那年他在美國街頭,思鄉情湧、極想吃一串魚蛋,竟盛惠2.95美元卻是不甚美味。學成後進入社會,又發現坊間的魚肉類製品總是單一而傳統。年輕的小伙子把心一橫,決定發揮創意小宇宙,把魚肉搓圓撳扁,拉出麵條、製成魚餅、炸成幼條、捏壓出飯粒⋯⋯如變魔術一樣,變出了各式餐點,超出你對魚蛋的想像。
小伙子由不太懂魚類分別、魚品製作,到行魚市場、向老師傅取經,終於把靈感化成一系列的製品。雖然各類魚品皆由工場代工,但魚種的選用以至比例,都經由團隊反覆試煉才得出最佳的魚漿比例。不同魚種總有各自的特色,要講究肉質白淨而鮮美,就要用門鱔、九棍、紅衫;想要爽口彈牙,少不了䱛魚、牙帶、布刀、剝皮大眼魚。打魚漿時尚要有冰作調和,「愈多冰就愈腍,少冰就爽彈」。變數繁多,難怪Hyvan要用半年研製魚漿的配方,再變奏成一桌玩味餐點:「你鍾意點就點」系列有炸魚無薯條,「晨早流流食餐好」的魚別不同All Day Breakfast,或是「食完一定更專心下午茶」的三式港式多士,正餐或小食都充滿魚的爽彈及鮮甜!

炸魚無薯條 // 實際上是無薯的魚條,炸起後外脆內彈牙。配自家調製的醬料,松露醬、蟹皇醬(泰式蟹頭油沙律醬)或雙子醬(明太子蟹子醬)三選一。($28)

黑白鴛鴦春卷配魚麵 // 魚麵質感如米線卻更彈牙,配自家熬製的魚湯。配料可選魚肉春卷、如火腿般的魚肉薄片、魚形魚餅等等。

魚米粒粒fishotto // 大小如意大利riosotto,入口卻是彈牙帶鹹香。六時才供應。($78)

炸魚狗腸 // 如像司華力腸,卻是由魚滑製成的小食。外層炸得香口,配上蜜糖芥末醬有助減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