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久以來都在思考,如何令產品更加個人化和人性化,而又維持工業生產的效率。」荷蘭設計師 Piet Hein Eek
人性化的工藝量產
對新一代消費者而言,家居產品背後的細節和故事,有時候比表面的價格因素更能打動人心。一件精雕細琢的手工傢俬固然吸引,但繁複的製作工序、講究的用料和耐用的品質,無不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售價和購物買門檻,令消費者卻步;反之,若然改為機械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那麼產品的獨特性和質素難免有所妥協。講求獨特個性的手工藝品,和追求效率的量產模式,是否真的互不相容?
荷蘭設計師 Piet Hein Eek,似乎摸索出一點出路。早在 1990 年出道之初,他便憑以廢木為原料的家具系列 “Scrapwood furniture” 嶄露頭角,可說是是環保設計的先鋒。
多年來,他的創作重心一直奠基於尊重環境和材料,有別於當代流行的簡約風格,其作品強調多元和差異。他的工場也以人手製作為主,避免採用大型及先進機器,認為人手製作比機器生產更能善用資源,而過分依賴機器,往往會造成大量廢棄物。慢工出細貨的手工製怍,似乎和工業量產並不相容。
為大眾而設
像 Piet Hein Eek 這類的設計師品牌顯然屬於「小眾」,因此,當他和主打大眾化設計的 IKEA 宜家家居合作消息公布時,馬上引起各方好奇,究竟這兩個定位迥異的設計單位合作時,會帶來什麼火花?
大眾化設計是 IKEA 的品牌的核心,意思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好設計。其優勢在於龐大的生產團隊,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設計團隊與供應商維持緊密的合作,雙方直接於廠房內共同研發設計細節。這樣有助設計師掌握產品由構思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並在廠方的協助下,計算符合成本效益的生產方法和材料,從而降低產品價格。
親赴東南亞工廠 學習傳統手工
早前 Eek 和設計團隊遠赴越南及印尼學習織造和紡織印花工藝,結合手工製作的美感及大量生產技術,帶來雙方首個聯乘系列 “JASSA”,椅子、籃子、燈具等各種家品,採用當地天然素材,如籐、竹、木、海草等,由人手編織而成,於今年 3 月正式推出市場。
在產品研發期間,他們在工廠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原材料的特性,研究如何把它們扭曲和編織成各種形狀,並且在不用釘子和膠水的情況下,把各組件連接起來,確保產品不會因一味追求效率而忽略應有的細節。手工製作的家品,每件成品的形狀、弧度都有所不同;天然素材質地輕巧、堅固而耐用,符合Eek一貫提倡的環保理念。「我腦海中的構思是把傳統籐條和鋼管框架結合,並採用簡單的平板包裝,方便存放。」以 Piet Hein Eek 設計的籐製躺椅為例,它結合了傳統工藝及平板包裝,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讓顧客以較低的價錢購買並自行組裝。
<!–延伸閱讀:【人性化家品工業】歐非設計同盟 創意新力軍–>
不完美之美 另一種審美觀
在工廠觀察期間,Eek 留意到生產的過程中經常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在工廠裏,數以千計的工人把精力花在除去產品瑕疵,例如把木板打磨得光滑平整,因而造成大量木屑之類的『廢棄物』。我覺得他們把木材的美破壞了,我必須說服他們保留這些細微的不完美。」在最新的設計系列 “INDUSTRIELL”中,Piet Hein Eek開宗明義地提出「擁抱不完美」的概念,這當然不代表設計從此可以馬虎了事,而是提倡減少不必要的加工、毋須追求不必要的完美,從而節省時間和資源。因此,Piet Hein Eek 刻意容許這個系列的製成品存在一定差異,保留原材料的天然質感,由這些細微的「瑕疵」構成產品的獨特性,也正是傳統機器倒模式生產所欠缺的人性化特質。
以回收廢棄物成名的 Piet Hein Eek 認為,與其回收材料,不如物盡其用,做好一件產品,因為當所有產品都堅固耐用、當所有材料都得到充分利用時,自然沒有回收的必要。
以回收廢棄物成名的 Piet Hein Eek 認為,與其回收材料,不如物盡其用,做好一件產品,因為當所有產品都堅固耐用、當所有材料都得到充分利用時,自然沒有回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