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連環空襲。烏克蘭多地遭受俄軍攻擊,傷亡嚴重,總統澤連斯基隨後發布全國總動員令,扺抗侵略。俄烏戰事爆發,以下書目或有助理解兩國在近代史的發展與衝突問題。
(一)如何理解近代史上的民族觀念?
提摩希.史奈德《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此書以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四個原為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核心地區分裂出來、以民族命名的現代國家為對象,探討現代獨立國家歷史的民族觀念如何形成,有哪些因素引致民族衝突。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為美國歷史學家,專研現代東歐史。此書研究範圍橫跨四個世紀,追溯至十六世紀波蘭立陶宛王國建立,後來遭受崛起的帝國瓜分,以至二十世紀末,探討不同時期的民族性概念,早期的一種民族觀念如何演變為四種現代民族觀念。
書中聚焦世界大戰時波蘭人和烏克蘭人的經歷,如在〈危機四伏的烏克蘭邊境〉的部份,重點整理烏克蘭西部的種族清洗及波蘭東南部的種族清洗,討論其中發展因果:是民族主義導致種族清洗,還是種族清洗給不同人羣貼上民族標籤?作者試圖梳理現代民族觀念的形成,揭示歷史演變帶來的影響和苦難。
(二)二〇一四年烏克蘭東部戰爭揭示了什麼?
伊戈爾.T.梅奇克《向日葵的季節》
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宣布獨立,在地緣上處於俄羅斯跟歐洲中間,而國內長年有族群矛盾衝突,二〇一四年,烏克蘭東部爆發戰爭,部份俄語地區的親俄勢力與政府軍交戰。此書採訪二〇一四年烏克蘭東部戰爭下人民的生活,從中梳理烏克蘭長年面對的社會與政治分歧。
作者伊戈爾‧T‧梅奇克( Igor T. Miecik)為波蘭記者及報道文學作家,研究東歐(俄語區)議題,遊歷各個前蘇聯國家。他在戰爭爆發時到訪烏克蘭,採訪不同階層身份的當地巿民,如頓巴斯的礦工、克里米亞的黑道、基輔的墓園設計師、志願軍與戰俘、獨立廣場的抗爭者、總統波洛申科的巧克力工廠中的員工、難民收容所中的女人與小孩。
從人民的生活細節,如實訴說個人的故事、想法與觀點,從中反映親烏與親俄、離留各異的不同立場,追溯烏克蘭淵遠流長的國族歷史,呈現近代烏克蘭的社會全象。
(三)蘇聯解體後,為何自由之路遙遙無期?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一直以紀實文學直視戰爭、災難和人性。她一九四八年出生於烏克蘭,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曾任職報社雜誌,九〇年代因批判當權者而移居外國。
晚近作品的《二手時代》記錄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的人民生活寫照,橫跨二十年時間採訪,重塑「蘇維埃人」的歷史記憶。《二手時代》副題為「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亞歷塞維奇提到,每次採訪都會問對方:「自由到底是什麼?」她關心的是蘇維埃人民經過共產年代的歷史洗禮,面對社會結構轉型,飽歷苦難,對自由的認知和追求是什麼。全書採用口述紀實文學方式,由受訪者的自白呈現各種見解和情緒。
不少受訪者憶述高壓統治時代的壓迫,人民互相舉發告密,被送至勞改營,在社會被監聽管制的七十年代,只能躲在廚房討論時政,仍對理想有所追求。解體後,黨員爭相退黨,社會混亂,然而,當轉到新時代,社會轉型自由化後遭逢動盪苦難,知識份子面對物質主義變得無所適從。有些人仍自稱「老蘇維埃」,不少人甚至渴求重返獨裁政權年代,到底為何蘇聯解體後,追求自由的路仍然遙遠?
亞歷塞維奇另著有《戰爭沒有女人的臉》、《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車諾比的悲鳴》,同屬烏托邦之聲的赤色百科系列套書,採訪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等歷史劇變。她曾於二〇一五年奪下諾貝爾文學獎,被讚揚其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勇氣樹立一座紀念碑」。
歷史所負載的巨大重量,是讓人謹記苦難和勇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