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人的一生中,無時無刻都在選擇:早餐吃麵包還是白粥、乘地鐵抑或巴士、到社交網站八卦一會還是專注工作、面對不忠情人要走下去還是轉身離開、旅行去台灣還是南韓、提早退休抑或繼續埋頭苦幹、對伴侶坦誠還是擔心掀起更多誤會……不論是會過去的瑣細小事,還是要費煞思量的大事,我們都得做決定,都認為自己是做了最好的選擇。
多項科研顯示,我們的選擇是受互相牽連,被不為人知的因素所影響。遇上兩位新朋友的你,若然被甲深深吸引,這只代表在甲乙二人之間,甲比乙更吸引你。這種吸引是相對的:一旦沒有比較,或有更佳的選擇時,你還肯定仍為甲所吸引嗎?
試想想你在異國旅行,人生路不熟,當地方言一竅不通,碰巧遇上一位略懂英語的日本人,心想他真是個好旅伴,可以跟他談天說地,笑說心裏大志。
離別在即,你跟他交換聯絡方法,依依不捨,以為會念念不忘,誰知回港後熱情瞬間冷卻,你漸漸發現跟這個旅伴沒什麼共通點可言──他之所以能成為你的旅伴,純因你人在異鄉,他是當時的「最佳選擇」,回到家裏,他的「吸引力」便迅速減退。心中欠缺一把可以量度價值的尺,便只能將事物互作比較,以作取捨:小心看似那些如詩如畫的異國情緣,說不定都是霧裏看花,不過一時一地之巧合,愛意盡皆虛幻。
若然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有決定和選擇都不過是假象而已。丹.艾瑞里(Dan Ariely)在《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中舉出多個例子,亦指出人類有很多決定明明不合邏輯,但又自覺理所當然。
例如你想買一條牛仔褲,適逢減價大酬賓,一條賣$250,兩條只售$350,你會如何選擇?最初只要一條牛仔褲的你,很可能會受不了折扣誘惑,「合情合理」地買了兩條牛仔褲,卻不合理地花多了錢,多了一條多餘的牛仔褲。
所以很多時候,大部分人都不曉得自己真想要什麼。事物價值是高是低,還得看你處身何時何地。